迈入花甲,本该享受天伦之乐。但凉山州雷波县渡口乡一位老农民——谭先发,却要打造一座“花果山”。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谭先发是渡口乡普通的农民,一家人靠种薄田艰难度日。
“我们这里海拔不到500米,光热条件特别适合果树生长,怎么没人发展水果种植呢?”打工回家的儿子无意中的一翻话,让谭先发茅塞顿开。“何不在自家地里发展果树种植呢,既减轻了劳累,收入也增加了。”
2014年,谭先发决定,利用自家田地种植高端水果猕猴桃。
“如果种植成功,不仅可以实现增收致富,还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让更多的群众增加收入。”谭先发告诉笔者。如今,看到果实挂满枝头,谭先发开心地笑了。
要在深山建“花果山”
走进谭先发的猕猴桃园里,笔者看到藤上已挂满了即将成熟的果子,一串串吊在架子上。让笔者意外的是,林下还有一垄垄的草莓!“草莓与猕猴桃是一起栽植,前两年的收入全靠草莓弥补。”谭先发向笔者介绍,为充分利用猕猴桃刚栽种时的土地空间,便引进了草莓试种,没想到当年就带来上千元的额外收入:“这种草莓有奶油味,有别于当地的其他草莓品种,很受市场欢迎。”
谭先发给笔者算了一笔帐,今年猕猴桃初次挂果,估计产值1万多元,加上草莓,每公顷收入22.5万元,“盛产后保守估计每公顷收入30万元没有问题,是原来种植水稻的10倍!”
谁也不会想到,当初试种的这0.06公顷猕猴桃,种苗成本只投入了五六千元。尝到甜头的谭先发又栽种了0.06公顷猕猴桃、草莓、花椒、沙仁、桃树等经济林木,目前正陆续将自家的0.67余公顷田地种植上不同品种的果树,朝着“花果山”的目标迈进。
当被问到如何壮大种植规模形成产业时,谭先发显得有些急不可待:“成立合作社合作经营,抱团营销,人尽所能。”用谭先发的话来说,如今他正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杨琳 周发明 文/图)
新闻推荐
在第十六届西博会即将开幕之际,四川各市州纷纷在蓉举行产业投资推介会暨招商项目签约仪式。借力西博会平台,各市州伸出“橄榄枝”。签约新项目,引入新产业,集聚先进的技术、资金、人才到西部,推动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