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雷波新闻 > 正文

移风易俗坝坝宴村里的幼教班这个是共产党的政策好这么

来源:凉山城市新报 2016-05-10 16:28   https://www.yybnet.net/

移风易俗坝坝宴。 村里的幼教班。

“这个是共产党的政策好,这么好的事情谁不愿意干呢?”巫阿呷说。就这样,通过一番艰苦细致的工作,村两委终于顺利地把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也做通了。

“那时候,横跨金沙江,连接县城和村里的沙坪子大桥还没修通,给每家每户拉建材的汽车要绕很远,还要坐船。”龙鲁青说。

条件艰苦,76户彝家新寨的建设任务异常艰巨,村两委干部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最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村两委召开了村民大会,提出了统一采购建材的想法:到县城寻找几家建材商,组织村民代表去选择,购买建材后统一运回村里,这样既能节约时间,又能保证质量。

“村两委的想法得到了全体村民的支持,如果任由村民们‘散打\’,估计彝家新寨到现在都还没建好。”龙鲁青说。

在秦家湾彝家新寨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有几户村民家却没有动静。

原来,村里有3户极度贫困户,连生活都很困难,仅靠25000元的政策支持要想新修房子,几乎是天方夜谭。

村民张友门夫妻今年都60多岁,已经无法下地劳作,唯一的女儿也是残疾人,家里唯一的收入就是低保。

“彝家新寨建设绝不能落下一户。”村两委干部都这样“固执”地认为。于是,龙鲁青、巫阿呷带领村里的16名党员,自动当起了张友门家的小工,忙的时候甚至还叫上自己的亲戚朋友义务帮忙。

除了出工出力,张友门家120平方米的房子造价6万多元,除开政府补贴的25000元,剩余的4万多元全部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上的党员和部分村民垫付。

2015年8月,彝家新寨房屋和道路建设完成后,村上又多方筹措资金、争取政策建设了750米排污沟,一个化粪池,在村道两旁安装了30盏太阳能路灯,给家家户户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有了优美的村容村貌,村民们的生活习惯也逐渐转变,人畜混居不见了,随地大小便也不见了……

“走,去秦家湾看彝家新寨。”这已成为了瓦岗片区还没有或者正在进行彝家新寨建设的村民向往的事情。雷波县一车乡、瓦岗乡、咪姑乡、巴姑乡、斯古溪乡先后有24个村组织村干部和村民到秦家湾来参观。

4月20日早上,龙鲁青陪我们在村道上参观,迎面碰到一位约3、4岁的小男孩。

“叔叔你好!”小男孩给我们鞠了一躬,嘴里蹦出的竟然是普通话。

“以前这么大的娃娃根本不懂汉语,现在村上有了‘一村一幼\’幼教班,这些娃儿的普通话说得好得很了。”龙鲁青说。

上午10:30,是设在村活动中心的幼教班开始上课的时间。

《泥娃娃》、《拔萝卜》、《两只老虎》……教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首接一首地唱着歌。教室门口和窗外,围观的家长们捂着嘴笑得前仰后合。

“以前只有在电视里听这些歌,现在我的娃儿也会唱了。”一位家长笑着说。

随着雷波县“一村一幼”工作的实施,2015年9月到12月,秦家湾村开办了第一期幼教班,今年3月,第二期也如期开学。

“我们平时就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操、画画和做游戏,孩子们都非常听话。”苏史牛、马卡么两位女老师都是秦家湾本地人,开班前都在雷波教育局接受了专门的幼教培训。

“我们村4-6岁的幼儿有22名,这22名孩子都在这里了,没有一个落下。”龙鲁青指着教室里说。

在村子的最西头,朗朗的读书声,从斯古溪乡中心校的教室里传出。秦家湾100%的适龄儿童都在这里读书。

“1993年到2005年,我们村一共只出了5个初中生,学历最高的也就是这五个人。过去村里基本上没人想读书,吃够了没文化的苦头。”龙鲁青摇头叹息。

这五个初中生,其中就有龙鲁青和巫阿呷。2003年,随着溪洛渡水电站的开工建设,这几位“文化人”率先外出务工,挣到了票子,率先修起了房子,买起了货车,又带领村民打工挣钱,让村民们认识到了知识文化的重要性。

“现在的秦家湾,最受尊重的就是老师,最有面子的事情就是家里出个大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抓教育。”龙鲁青说。

2015年9月,在雷波中学读书的秦家湾学生卢拉博考上了成都理工大学,成为了村里的一件大喜事。

然而,卢拉博家庭贫寒,家里只有一位67岁的老母亲,靠捡桐子换来一点微薄的收入供养他读完高中。

“这个大学必须让他去读。”龙鲁青说。通过努力争取,乡上、村上每年支持卢拉博1000块钱,又把他的妈妈纳入了低保。

“今后这个政策,要针对考上专科以上大学的学生,一直坚持下去。”龙鲁青坚定地说。

晚饭后,跟龙鲁青的攀谈,不知不觉夜已深了。

“为啥没见到嫂子呢?”

“我是个‘留守男人\’哦。老婆在雷波县城租了间房子,带着三个娃娃在那里读书,不到放假都不会回来。”龙鲁青笑着说。

在秦家湾,像龙鲁青这样的“留守男人”还有20多个,他们乐于一个人“孤苦伶仃”,也要让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

住上了好房子,建设了好环境,逐步形成起好风气,让下一代都读书成才,我们期待秦家湾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纯山净水大美雷波

赶紧投票吧选出你中意的幸福美丽新村投票载止时间:7月26日00:007月23日,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系列之雷波第二届孟获文化旅游节在雷波马湖正式开幕。本届旅游节以“纯山净水,大美雷波”为基本内容,依托中...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拼车回家过年2012-01-11 03:57
评论:(移风易俗坝坝宴村里的幼教班这个是共产党的政策好这么)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