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金阳新闻 > 正文

金阳:“四好”创建焕发脱贫攻坚新活力 ——脱贫攻坚在金阳·关注民生系列报道之七

来源:凉山日报 2017-07-26 10:33   https://www.yybnet.net/

来到金阳县依达乡保尔村,记者看到,该村通过“四好”创建,村民家家户户争创“四好家庭”,广大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气。

“现在,村民家家户户没有锁过门,也没有偷盗现象发生过,村里也没有吸贩毒的了,群众有了安全感。”

“咱们村嘛,现在风气好了,村民们放牛,都是把所有农户的牛集中起来,两户农户自愿组合去放牧一天,依次轮流去放的,说明咱们团结互助嘛。”

“是啊,村里还有一位不劳动就闲不住的60多岁的五保老人,她每天都在公路上打扫,或在山坡上护林。”

……

在村里,村民们谈起“四好家庭”创建,有说不完的话,摆不完的故事,都说如今村民们的好习惯,村里的好风气都源于“四好家庭”创建活动。

记者走访了十余户农户,每到一户农户,都看到入户路、院坝、室内都非常干净整洁,每家卧室里的被子都折叠整齐,住房内均没有炉灶,过去家家户户都设有火塘、立有三锅庄的现象再已看不到了,一个个良好习惯逐步形成。

“这是我家门口外的村路,我每天都在打扫,保持干净整洁。”家庭主妇曲木么哈作在自家门口的入户路上打扫卫生,她家已是“四好家庭”户,虽然早已住上了错层式“洋楼”,年总收入超过4万元,日子好过了,但最主要的还是要长期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得按照村里的《细则》来,就是改厕建厕,建成水冲式;实施“五洗”工程,每天洗漱1次、洗脚1次,衣服每周换洗2次等等;保持整洁,除了屋内庭院保持整洁,还要保持入户路及住房外的进村路干净卫生。

“现在,村里乱扔垃圾的没有了,主动维护村容村貌的多了;群众间矛盾纠纷的少了,讲团结和谐的多了;寻衅滋事的少了,讲文明的多了。”村民们说。保尔村目前已是州级“四好村”、正在创建省级“四好村”。“四好家庭”创建评定细则成了指导村民行为的新准则,村民们通过“四好家庭”创建,逐步形成勤劳节俭、清洁卫生、喜事新办、厚养薄葬的新观念,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形成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崇尚科学、诚信友善、文明健康、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好家庭”创建“建”出了保尔村的新面貌、新风尚、新生活,这仅仅是金阳县“四好”创建的一个缩影。自去年以来,该县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按照“新村、新居、新产业、新农民、新生活”和“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基本要求,以新村新寨建设“五新同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五大行动”、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在全县普遍创建“四个好”家庭,全面开展县级“四好村”创建活动,为全县物质脱贫、精神脱贫、形象脱贫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同步全面小康进程。

冲刺省州级目标

明确任务狠抓落实

在全县普遍创建“四个好”家庭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县级“四好村”创建活动,到2020年,全县176个行政村100%建成县级“四好村”,其中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州级“四好村”、6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省级“四好村”,为全县物质脱贫、精神脱贫、形象脱贫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同步全面小康进程。

住上好房子方面,村落布局、村庄规划、民居设计、新建新房选址科学合理,避让地震断裂带、地质隐患和洪涝灾害,做到经济、适用、美观、安全,达到行业质量要求,户户有院坝、厨房、厕所、畜圈、入户路。住房明亮通透,生产生活用房分区合理,达到人畜分离、功能完善。

过上好日子方面,村有主导产业、新型经营主体、村级集体经济并能实现持续稳定增收,159个普通贫困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接近全州平均水平,17个极度贫困村达到本县平均水平。有硬化路、卫生室、文化室、一村一幼、民俗文化活动场所、农民夜校、宽带网或手机网络信号,有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1+N”村级公共活动中心。居家用品基本齐备,有床铺、板凳、饭桌、衣柜、家电等。民生保障全覆盖,适龄儿童(少年)均入学接受相应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或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100%,低保、五保、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农村低保与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标准“两线合一”。

养成好习惯方面,卫生习惯上,户有脸盆、毛巾、香皂、洗衣粉、扫帚,家庭成员勤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被,整理房间内务,打扫庭院卫生,垃圾、污水处理规范,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牲畜乱跑现象,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在生活习惯上,夫妻互敬互爱,家庭成员和睦相处,邻里守望相助,关心关爱单亲老人、单亲儿童和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村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杜绝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婚事高额彩礼,自觉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良好习惯。在勤劳习惯方面,村有带头人,户有明白人,不等、不靠、不要,自觉参与精准脱贫,苦干实干脱贫奔康。在自律习惯方面,遵守村规民约,村民无涉赌涉毒涉黄等恶习,不参与邪教组织,有病就医,不搞封建迷信。

形成好风气方面,实干新风,村“两委”团结、民主、务实、廉洁,带领群众干,干给群众看,激发内生动力,干在实处,争创一流,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文明新风,开办农民夜校,加强思想道德、政策法规、科学知识、实用技术等教育和培训,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四个好”家庭创建活动,自觉抵制不愿苦干、只愿苦熬的不良风气,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形成自力更生、勤劳节俭、诚实守信、孝老敬亲的良好氛围。守法新风,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村民不以非法手段讨要合法利益、不因合法利益诉求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无理不取闹、有理依法诉求,推动形成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

层层传导压力

“六个抓”举措抓好落实见效

抓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新农村“四好”家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村层层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动工作落实落地。

抓责任落实,建立县、乡(镇)、村、组、农户五级“四个好”家庭创建工作责任体系,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整体联动、网格化管理的“四个好”家庭创建工作机制,层层传导压力,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逐级落实责任。配强工作力量,对照“四好村”创建标准,将责任落实到村组、到人头,确保创建活动长期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盯、见实效。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要严肃问责。

抓创建评定,按照“县级统筹、乡镇组织、村级实施”组织工作架构,县上抓总推进,制定“四好”家庭创建先进村评定办法,对“四好”家庭达70%以上的行政村授予“推动‘四好\’家庭创建先进村”标牌。乡(镇)组织创建评定,切实做细做深群众工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推动创建评定工作深入开展。村“两委”负责实施,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努力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

抓教育引导,加大宣传力度,采取院坝座谈、入户讲解等宣传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宽领域向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宣传“四好村”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以及创建活动的工作成效、先进经验等,树立典型,宣传好经验、好典型,适时召开创建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经验,让广大干部群众学有样子、做有法子,营造“四好村”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小手牵大手”系列活动,通过家庭小成员带动家长共同创建“四好”家庭。

抓督促检查,将各乡(镇)“四个好”家庭创建情况纳入每月督查内容,纳入各乡(镇)、县级各部门目标绩效考核,加大督促检查,定期不定期组织督查,总结成效、分析问题、推广经验、通报表扬创建典型,对开展不力的要曝光批评、督促限期整改。经常性的开展督促指导,经验总结,自查自评等活动,推动“四好村”创建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实行县、乡(镇)“四好”家庭创建工作督查通报制度,总结经验,反馈问题,被通报批评的单位及时查找工作差距、限期整改。

抓结果运用,充分发挥党政主导、农民主体、帮乡驻村“五个一”责任主体作用,激发基层干部群众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成绩突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适当的生产生活用品奖励,县级“四好村”农户优先纳入诚信户,给予信贷支持,充分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多形式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把该项工作成效作为各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与各部门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依据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内容。把驻村“第一书记”推动“四好”家庭创建纳入个人工作考核。

抓好头等大事

贫困群众住上了好房子

把保障住房安全、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作为头等大事,立足于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好”,紧紧围绕“五新一体”要求,把彝家新寨建设作为“一号”民生工程来抓,实行县级部门联点、县级领导包乡责任制,乡镇、联乡部门负责人包村,所有联点人员、乡镇工作人员包户,并作出承诺、签订责任书,层层细化目标任务;提供物资保障,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政策向彝家新寨倾斜,资金向彝家新寨集中,项目向彝家新寨整合,力量向彝家新寨聚集,全力推进彝家新寨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让群众住上安全住房。

各乡(镇)、各部门在山高坡陡沟深的金沙江大峡谷地带建造出“上庭下院 宽屋檐,厨房厕所畜圈加晒坝”的功能配套彝家新寨,安全饮水相连、硬化道路相通、生活用电相接,昔日居家险峻、生存艰辛、生活孤单的金阳彝乡,已然是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美丽新村。全县累计建成彝家新寨165个村1.37万户。今年实施的3263户彝家新寨建设,省州下达指标1050户,该县结合实际增加了2213户,目前已基本完成主体房建设。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把居住地环境恶劣、生态脆弱或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高寒区和地方病多发区的贫困群众,以及居住在地震活跃带、地质灾害频发或易发区,确有避险搬迁必要的群众,易地搬迁到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地区居住。2016年,搬迁1189户5223人,其中建卡贫困户为1076户4773人,同步搬迁其他农户113户450人。今年实施8455人易地扶贫搬迁州下达任务4702人,县上结合实际增加了3753人,目前,完成建材运输和地基开挖的有432户,正在建设主体房屋的976户。

彝家新寨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住房建设,更是一场村容村貌上的变革,通过彝家新寨建设,金阳各彝寨靓起来了,已不见了昔日房屋破烂、泥巴路坑洼泥泞、柴草垛乱堆、畜禽粪便满地、污水乱流的现象。相反,一座座宽敞明亮、通风透光、具有民族特色的彝家新居,替代了过去又矮又黑又破的(茅草房、瓦板房、胶布房)“三房”;平坦干净的入户水泥路替换了过去泥泞难行的泥巴路;新建的水电水利建设设施“移走”了满地乱堆的柴草垛。

如今,走进每个彝寨,看到的是家家安上了电视接收机,户户都有太阳能热水器,一座座民房别具一格,一个个院落整洁舒适,一张张村民幸福的笑脸,听到的是彝族同胞那一句句朴实的、感恩的、诉说着彝区群众幸福新生活的话语。

千方百计助农增收

老百姓渐渐过上好日子

过上好日子,首要的是有可持续致富的产业支撑。在实施彝家新寨建设中,该县狠抓结对帮扶到户、产业扶持到户、教育培训到户“三个到户”,在建好房子的同时,狠抓“三棵树”套种套养立体林业产业,采取“五大举措”助农增收,为群众过上好日子“加速度”。

近年来,该县以“今天人养树、明天树养人”为导向,加大力度细化落实全州1000万亩以上“1+X”核桃产业和“果薯蔬草药”发展部署,按照“生态立县”及立足生存抓林业、立足涵水抓绿化、立足产业抓造林“三个立足”发展思路,围绕“三带林业”产业体系发展,全力建好“青花椒、核桃、华山松”三棵树,着力形成“低山青花椒套种白魔芋、二半山核桃套种花魔芋、高山华山松套种牧草”的林上林下立体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在全县打造“林上有果摘、林间有畜养、林下有芋挖、包里有钱装”的增收格局,把林业产业建成广大群众的“养老保险”、“绿色银行”,推动全县向“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转变。

全县“三棵树”得到了迅猛发展,“三棵树”套种套养立体林业产业成为全县重要的增收工程、生态工程和小康工程。目前,青花椒总面积82万亩,实现产量6800吨、产值6.8亿元,2016年,该县首次实现出口创汇100万美元;核桃种植乡镇已由过去的25个乡镇发展到现在的31个乡镇,总面积54.5万亩,产量3.3万吨,产值3.96亿元;华山松总面积11.5万亩,产值0.6亿元,种植规模达30万亩,挂果面积7万亩,产量1060万公斤,产值达1.7亿元。

同时,该县以“五个富裕农民”重要举措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县上下千方百计在农民持续“增收”上拓思路、在加快“致富”上找门路,全力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深化改革富裕农民(释放政策红利)、做精产业富裕农民、发展电商富裕农民、培训劳力富裕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加速城镇化进程)“五个富裕农民”战略举措,全力动员广大农民尤其是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广泛掀起有尊严的脱贫、可持续的致富、惠及子孙的奔康。

通过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促进脱贫攻坚进程,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150个、贫困人口13023户61911人,2014年至2016年三年间,累计减贫3680户17333人。

移风易俗改陋习

好习惯逐步养成

为创建“四好村”“四好家庭”,2016年,金阳县拿出200万元,购买了“美的牌”8升半自动洗衣机3200台,投放到26个乡49个村3200户贫困户。今年,该县将发放7400余台。发放洗衣机旨在增强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造血功能”,实现“四好”创建与***的有效对接,帮助贫困户“拔穷根”,最终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在“四好”创建中,该县切实按照省州“四好”创建标准,制定“四好”创建和评选方案,扎实开展“四好家庭”创建活动,倡导移风易俗,依托农民夜校、院坝会、村民大会等宣传平台,对贫困群众加强感恩教育、政策宣讲、知识传播等,帮助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指导贫困村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引导贫困群众主动“三建四改五洗”,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发放电视机、太阳能等“六件套”,带动群众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以新村新寨建设为载体,不断破除老百姓根深蒂固的陈规陋习。大力推广“错层式”彝家新寨建筑模式,着力解决人畜混居、功能混杂等“脏、乱、差”问题。大力开展建庭院、建入户路、建沼气池,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服“三建四改五洗”工作,不断引导群众真正养成好习惯。

以“四件套”“二选一”发放为切入点,切实改善民生。通过配送“四件套”,实施电视机、太阳能热水器“二选一”项目,帮助彝区群众改善生活条件。截至目前,累计发放13700套“四件套”、2869台电视机、1907台太阳能热水器。

办好“农民夜校”为着力点,推动观念的转变。实行“农民夜校”一村一策、一地一课教学,以彝汉“双语”教学的方式,以“四好”家庭创建、实用技术、移风易俗、《村规民约》等为主要内容,培养有知识、有文化、识大体、顾大局的“明白人”,带动一批遵规守纪、依法办事、明德知礼的“老实人”,储备一批致力移风易俗、积极禁毒防艾、引领致富奔康的“带头人”,造就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敢开拓勇创新的“能干人”。

如今,通过“四好”创建活动,该县广大村民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们在村里的农家书屋“充电”,或走进图书室“寻宝”,或在体育路径上锻炼身体,远远离了封建迷信、低级庸俗的习俗、习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不仅促进了村风民风的好转,也促进了家庭和谐、邻里和谐,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做好“5个1”

好风气悄然形成

通过“5个1”举措扎实推进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如今,走进金阳广大乡村,群众观念改变了,文明新风树起来了,村寨更加美丽更加和谐了,一股股和谐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制定好一份细则,痛改陋习。在全州率先制定《遏制婚丧事宜高额礼金和铺张浪费之风的实施细则(试行)》,明确规定婚嫁礼金不得超过6万元,举办丧事宰牛不能超过10头,超过6头需向上级纪委报备,引导干部群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如今,除了丧事从简外,越来越多的该县干部群众接受了简朴、文明的丧葬观念,丧葬新风正在广大乡村悄然兴起。

开展一项活动,除陋习、树新风。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为主题的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为抓手,引导群众摒弃落后生活方式,树立勤劳节俭、清洁卫生、自尊自强、厚养薄葬等新观念,发动群众移风易俗,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借助“三送工程”大力倡导和养成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树立起讲卫生、讲文明、尚科学、拒毒品、除陋习、树新风的好风尚。

建好一个“民俗活动场所”,助力移风易俗。在每一个彝家新寨建设点,新修建一个“民俗活动场”,并配备了厨房、餐厅、坝子、厕所、锅碗瓢盆等生活设备设施,引导群众利用村民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开展红白理事、禁赌、移风易俗等教育活动,倡导村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在各村成立了“婚丧嫁娶文明操办服务队”,为其购买餐桌、板凳、盆子等餐具,统一交由村委会管理,并成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制度,遏制婚丧高额礼金和铺张浪费之风,推动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新生活。

建好一条“体育路径”,营造健康文明新风。按照每个彝家新寨建设实施点建一个标准篮球场、一条体育路径的标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把体育活动场地建到农民身边,倡导农民摈弃过去一有闲暇就扎堆打牌赌博的不良习惯,充分利用体育健身场地,积极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营造出健康文明新风尚。

建好一个“农家书屋”,促观念转变。每村建设一个“农家书屋”,并配齐了市场经济、法律知识等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图书资料,让小小“农家书屋”成为村民学习科技知识、掌握致富技能、获取经营门道的新平台,成为指导农民致富的“黄金屋”,一本本涉“农”书籍成为农民致富路上的好“帮手”,让广大村民远离了封建迷信、低级庸俗的活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不仅促进了村风民风的好转,也促进了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会稳定发展。

新闻推荐

赊羊放牧起家 致富不忘乡民 苦曲日:发“羊”财 大家一起脱贫奔康

金阳县谷德乡库依村龙窝组村民苦曲日,通过30多年的养羊经验积累,从当初赊来30只羊放牧,发展到近5年来每年羊只存栏数始终保持在300余只的养羊大户。养羊致富后,苦曲日不忘众乡邻,无偿将良种绵...

金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金阳:“四好”创建焕发脱贫攻坚新活力 ——脱贫攻坚在金阳·关注民生系列报道之七)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