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邱兴春
红联乡是金阳县青花椒第一乡,树落村是红联乡青花椒大村,阿力甲古组是树洛村青花椒大组。这里有着发展青花椒产业得天独厚的土地优势、气候优势和光热优势,这里的青花椒不仅数量多,而且品质好,从全县层面来看,该村、该组几乎家家都是青花椒种植大户。就在这样一条起跑线上,今年31岁的体哈色贵与时俱进、精准投资、锲而不舍,凭着智慧和胆识胜人一筹,当之无愧地当起了该村的致富带头人。
发展青花椒 走上致富路
树洛村阿力甲古组虽然花椒好收入高,但是地处高二半山,离县城50多公里,山高坡陡、交通闭塞,很多村民都陆续搬到条件较好的地方,或者把土地转包了到外地打工挣钱。体哈色贵却与众不同,把家乡的土地和青花椒看作宝,用他的话说,就是“既然是农民,就要安安分分发‘土\’财。”刚分家出来时,土地不多,他把所有的土地全部种成青花椒后,感觉还是“不过瘾”,便带着妻子,把荒山荒坡全部开垦出来种上青花椒,使青花椒亩数增加到分家时的3倍。只要听说哪家要转包土地,他是跑得最快的一个,到2016年,他的青花椒种植面积已从最开始的自家耕地发展到106亩4240余株,挂果的80多亩,收入14万余元。
体哈色贵告诉记者,去年14万元的收入,其实在组里根本不算什么大户。原因是虽然面积多,但是2008年那场雪灾毁了三分之二以上,后面重新种植的,都还没有进入盛果期。雪灾之前的两三年,他们家才是名副其实的青花椒种植大户,一年要摘四五千斤,工钱都要付出去一两万元。
办厂又修路 拓宽致富路
2008年那场雪灾,体哈色贵遭遇了致命的打击。但是,他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越挫越勇,对绝收的土地进行补栽补种,重新恢复生产,他更从这次灾难中总结出了“致富是个技术活,不可能一劳永逸”的宝贵经验。于是,他拿出种青花椒积累的所有家底,和哥哥投资35万余元,在烂河坝(地名,位于村子下面)建了一个砂厂,后又根据市场需求,办了一个砖厂,还将以前的“烂河坝”改名为“兴河坝”,寓意顺兴发达。
脱贫攻坚战以来,要求村村通硬化路。体哈色贵又和哥哥投资了挖掘机和推土机,承包通村硬化路建设。
目前,加上青花椒、砂厂、砖厂和承包的小工程,他一年收入不低于50万元。
投资养殖场 赶上时代路
2014年,体哈色贵又投资办了一个养殖场,利用传统放养法养殖土黄牛、绵羊和土鸡。他告诉记者,由于是传统的放养,投资三年了还没有收益,但是他想做的就是绿色和无公害原生态,所以,没有效益无所谓,暂时的没有收益就是为了以后长久见效益,他对家乡的原生态产品信心百倍。
在体哈色贵的引领带动下,全组、全村甚至全乡群众都你追我赶地创业致富,截至目前,早已实现青花椒应栽尽栽,白魔芋宜种尽种,家家户户都在大山上建起了小洋楼,筑起了奔康梦。
新闻推荐
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彭聪恩(中)在和县委、政府领导谈集中安置点工作。“你们这里有那些产业?或什么好条件?最终我们要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这里海拔在3200左右,地处高寒山...
金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