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金阳县深入开展“三严三实”行动,推动干部作风进一步向“真严真实”转变,切实解决干部思想“贫血”、精神“缺钙”、行动“乏力”等问题。截止目前,全县查处各类“不严不实”问题47个,处理党员干部39人,其中涉及乡科级14人、一般党员干部25人。并通过电视台、新闻网络实名通报曝光39人。
据了解,一年来,该县制定“办法”、建设“四大平台”、实行六步工作法、推行“五位一体”整治常态机制等多项措施,扎实推进“三严三实”活动。
“一个办法”延展监督主体。明确乡科级领导干部、178个村(社区)三职干部和150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问题参照《金阳县乡科级干部“不严不实”行为表现及处理办法》处理,确保全体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中央政策上不打折扣、精准发力、落地见效。
“四大平台”畅通监督渠道。构建96960行政效能举报、信访、网络邮箱、行风热线四大监督平台,对工作上“耍滑头”、办事“踢皮球”,在位不履职、履职不尽责,发展理念不新、发展方向不明,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不力,造成群众损失等31项“不严不实”问题进行收集、统计、回复,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及效能问题。
“六步法”强化核查程序。对党员干部“不严不实”问题,按照“初拟名单+调查核实+听取意见+分析研判+提出建议+研究决定”六步处理程序,通过书面通报、电视台点名道姓曝光,引导党员干部以“反面典型”为警、为戒、为镜。
“五位一体”从严从实处置。建立“提醒+暗访+约谈+问责+党纪处分”的领导干部不严不实作风整治常态机制,对存在“不严不实”问题的党员干部,常态化抓好正风肃纪,严惩违规违纪不松劲,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
雷舜富 本报记者 白里呷
新闻推荐
“我们村要脱贫,必须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移风易俗。”“目前最要紧的还是要先修通官地大堰,没有水,发展什么都是空话。”近日,在金阳县山江乡老寨子村,县委宣传部和县文联等县级联乡单位、驻村“第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