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会理城市的发展,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古城的保护与开发,城北文旅、城南康养项目的开发建设,是当前会理城市发展进程中重要瓶颈突破的重点话题。
据《史记·西南夷列传》和乾隆本《会理州志》载:西汉(公元前111年),置会无县(即今会理县),是为会理县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建置之始。
在四川的西南部,凉山的正南端,会理县资源优势非常明显。
全县域幅员面积4527平方公里,县域总人口46万人。国道108线自北而南纵贯县境,县城北距州府西昌市185公里,到成都约686公里,西距钢城攀枝花市102公里,南距昆明约370公里。
目前,“宜攀”高速公路会理县段已开工,“德会”高速公路开工准备就绪,禄会高速公路已进入前期规划,按照计划“宜攀”“德会”高速公路将在5年内全面建成,会理县区域交通将得到极大的改善,会理县社会经济将得到极大的发展,所以2018年——2023年这5年,将是会理县城市建设的黄金时期。
会理县城市发展总体目标》》》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高水平治理,到2022年,“一核一轴四区一组团”城市空间布局总体形成,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18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55%;
到203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0万人、城镇化率达70%。人才、资金、项目、信息等高端资源汇聚;
文旅康养、金融服务、商贸流通、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体系完备,辐射带动凉山南部区域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古城历史风貌更加突出,川滇文化、南丝路文化、红色文化等独特文脉凸显,成功申创国家5A景区,古城魅力全面彰显;
城市新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充分展现现代化城市形象;建成高标准的公共服务、创业服务、生活服务“三大体系”,居民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A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光闪耀
会理古城在全国都是有名的,早在新石器时期即有人类居住于此。据史料记载,会理建县始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距今已达2123年。据文物管理部门调查,全县有文物点301处,文物保护单位45处,比较集中地分布在县城及其附近,仅古城内即有28处。县文史馆内收藏有可移动文物2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283件。
古城初建时,其城墙高为二丈三,宽为一丈二,周长为七里三。到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为巩固城防,又在城外东北角至西北角筑土城,并建东、西、北三门,由此形成了“内砖城,外土城”,两城相依的布局。古城以南街、北街和北关(土城段)三条街道为主干贯穿全城,总长三里三,街宽二丈五。
据《会理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志》载,古城内北起金江书院,南至州衙(现县政府所在地)。主要为学署、文庙、瀛州公园、仓圣宫、考棚等文化建筑群;外城北侧主要是以西成巷为中心的客栈建筑群;北街科甲巷主要是以书香宅第及富室大院为主的民居院落群;传统店铺多分布于南街、北街、东街、西街及北关、东关和西关等七条大街两旁。
1992年,会理古城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5年,《会理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章编制完成。2006年12月,县第十五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会理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2007年,会理古城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开始启动。
2011年11月,经国务院审批同意,会理古城被列为全国第118个、四川省第8个、凉山州第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全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会理是获此殊荣的唯一县城。
“对于古城,就是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丰富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其展示、研究、教育、旅游、服务等功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获得综合效益。”10月26日,会理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局长刘有强说,进一步提高“名城”知名度,将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兴旺发达。
B
南向开发一体化发展
“会理、会东、宁南三县作为凉山州南向开发一体化发展区,实现一体化发展、整体性跨越,必须要有具备较强聚集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作为载体,历史机遇选择了会理。”刘有强局长介绍,围绕州委“会理建设凉山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突出优势资源,加快建设生态宜居阳光康养城市,形成三县一体化发展区的主核,将为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实载体和广阔空间。
为此,会理县将着重打造国家级阳光康养度假区。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办好以端午风情游为主的文化旅游节庆,加快投资150亿元的川高公司城南片区文旅康养等重大项目建设,争创会理古城5A级景区。坚持多元化开发主体,引进品牌企业,加快金沙江皎平渡大峡谷红色旅游景区、黄柏高山风光自驾游基地、石榴田园综合体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龙肘山—仙人湖4A景区规划建设,形成“一核两区三带八点”全域旅游布局,建设攀西最佳古城旅游度假康养目的地,共同打造国家级阳光康养度假区。
同时,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做优引领三县一体化新发展的坚实载体。
一是做大做优城市。按照“一核一轴四区一组团”布局,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市建设规划,形成科学合理、衔接配套、刚性有力的城市建设规划体系,加快建设生态宜居阳光康养城市,力争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加快推进美丽城河生态景观、城镇污水处理等PPP项目建设,确保国盛基业商贸综合体、时代广场商业综合体、城市停车场、顺城路改造等城市建设项目竣工,强力推进城市规划区拆违控违,提升城市品位和容纳水平。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生态宜居会理为抓手,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强力推进城市规划区拆违控违、“蓝顶”治理,规划启动城市“添绿”工程、水生态工程和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风貌生态。
二是做精做美乡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打造黎溪、绿水等工业强镇,通安、新安等特色旅游乡镇,太平、富乐等特色农业乡镇,形成特色产业鲜明、带动力强的重点乡镇集群。集合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新村建设、水电移民安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土坯房改造等政策资源,坚持村庄整体规划图和农房建设设计图“两张图”管到底,突出川滇民居、民族建筑特色,以乡村旅游为重点,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C
令人向往的南北新区建设
据统计,目前共有27家,其中本土14家企业在会理县开发商品住宅项目,在建在售的项目8个,开发体量28万多平方米,库存量不足3000平方米,商品住宅均价4500元/平方米,市场非常红火。
这得益于会理未来的发展空间。截至目前,全省共有23个宜居城市,会理是全州唯一一个入选城市。根据《会理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年-2030年)》,城北、城南将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
城北片区为高古城路以北城河两岸地区,包括城市北部的门户地区、生态居住区、旅游服务区和行政服务区等主要功能区,是城市近、中期重点发展的地区。
城南片区北邻古城,向南衔接区域性交通枢纽,是会理利用交通优势,实现与攀枝花主城区同城化发展的重要区域。分为教育区、文化区、居住区、商贸市场区、城西休闲度假区等五个功能区。
南湖片区位于会理县凤凰山以西,城河潭溪河交汇处,随着招商引资经济及湿地景观打造,该片区将成为会理县城高端康养圣地,同时也将给会理三产带来极大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适用房的投入使用,联合铭典、山水华庭等重点项目的建成,城北城南人口机械式增长,南湖片区成功招商引资,城北、城南、南湖片区将成为会理县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
新闻推荐
猴子洞遗址最新研究成果出炉 当地先民生存状态还原 人群以渔猎采集为生,饱受齿科疾病困扰,暴力冲突加剧
遗址中出土的石器随着四川最大的考古项目——乌东德水电站建设文物保护项目的启动,大量的田野考古让横断山脉南部区域...
会理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会理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