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本报记者赵海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在和煦的春风中,我们即将迎来传统节日——清明节。
三月桃花雨,点点美如酒,醉了山、醉了沟,醉了溪边柳,桃枝红了脸,梅苞含着羞……地处金沙江畔的会东县,清明节祭祀祖先的传统由来已久,民风民俗兼容滇黔文化精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
每年清明节前,会东人除了祭奠、缅怀逝去的亲人,还要出门郊游、聚会,称之为“斗清明”。万人欢聚“斗清明”的踏春盛况,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与火把节、端午节一起被称为会东民间三大宴。
万人空巷“斗清明”城郊处处是笑语
试问何处“斗清明”,柳绿桃红山水间。会东人“斗清明”,城郊乡村、旅游景点,都是好去处。
“快点,好多人天刚亮就出发了。”这段时间每天一大早,街头巷尾人头攒动,忙碌的身影透露出会东人对“斗清明”的期待,真个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周末哪儿都不去,就在会东‘斗清明’。”城市乡村倾巢出动,万人空巷,去往马头山、鲁南山、龙滩水库、新华水库、老君峰、野租民俗风景区等地沿途,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一路上,奇美的景致也纷至沓来,杏树、李树、梨树,繁花满枝,落英缤纷,随风轻舞,或粉或白,相映成趣,处处散发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年年插柳,处处成荫。作为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煮清明饭、戴柳是会东人“斗清明”必不可少的环节。一元复始,春暖花开,人们在随处可见的柳树下捡几枝掉落下来的柳条,有的编成帽子戴在头上,有的随手插在河畔沟渠、田间地头,来年定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一畦畦田地绿波荡漾,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河滩堤岸旁也是会东人“斗清明”的主场地。最近一段时间,在穿城而过的鲹鱼河松软滩涂上,时时能看见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追逐、嬉戏,大人们则在暖暖的和风中天南地北神侃,快乐和幸福写在他们像春天一样灿烂的笑脸上。
玩累了,闹够了,人们或三五一堆,或二三十人一群,自然围成一圈,言笑晏晏,边歌边舞。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舞台,到处都是盛会,场面煞是壮观。
移风易俗新风吹文明时尚“斗清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近年来,随着移风易俗活动的深入推进,会东人“斗清明”的方式也越来越文明,越来越时尚。荡秋千、放风筝、蚕花会、龙灯、民歌会、民间舞蹈表演,代替了烧纸钱、燃放烟花爆竹、杀猪宰羊等陈规陋习,鲜花祭扫、植树祭扫、网络祭扫已成为主流。
“推行文明祭祀,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减轻了经济负担。”转变传统观念,营造“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的清明祭扫氛围,已经成了会东人的共识。
春满人间正清明,吐故纳新树新风。会东清明节春和景明,把群众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风貌全然融进了春天里,形成了一道靓丽的地域文化与民俗特色风景线,谱写着一幅文明和谐、团结发展、繁荣共进的民生画卷。
新闻推荐
本报讯2月25日,为进一步加强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力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毒品、艾滋病的危害与基本常识,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
会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会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