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喜庆办酒,本为国人的传统习俗,旨在表达对主家的祝福、庆贺或者安慰,体现浓浓的情谊,正所谓“礼轻情意重”。
但是近几年来,会东的酒宴失去了应有“酒”味,甚至成为“敛财”的好门路。除了结婚和丧事外,还有升学、满月、乔迁、开业、庆生等,都变着法子办,有些仅“一面之缘”的人也会被邀请参加酒宴。
不论是干部、还是群众,几乎逢酒必办!
“作为单位的一把手,下属干部职工谁家里有个大事小情,办酒席都得去送礼啊!不去作为领导脸上又挂不住,送少了也觉得没面子。”某局局长张某谈起“吃酒”苦不堪言。
“现在办酒风气太糟糕了,我家两口子都在攀枝花打工,春节前后是办酒高峰期,我们每次接到吃酒电话都要赶回来,送出的礼金,再加上路费,开销不是小数目,记得有一天就送了6户人家礼钱,花了1300元”会东县拉马乡拉马店村村民安某说。
干部群众、乡里乡亲,赴宴吃酒成了噩梦。每年要送出去的那么多礼怎么办?只有自己办酒,才能收回成本,不办的话就亏了。酒宴盲目滥办之风越演越烈。
2017年1月春节前后,会东县委书记刘晓博、县长环江红、县纪委书记王建春等县领导信箱里不断收到群众对广办酒宴问题的反映,党员干部乱办酒,广大群众也乱办酒。
“整治乱办酒宴歪风邪气,势在必行。”会东县委下了决心。
在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17年5月,县纪委一纸“限宴令”出台,一股清新的办酒风气,从干部刮到群众,从城镇吹到农村。
《会东县关于规范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办法》规定,会东县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只能操办和参与本人及近亲属的婚礼和丧礼。除这两种类型外,乔迁(即进火)、履新(即就任新职)、出国(境)、庆生(含寿宴)、升学留学、开业庆典、病愈出院、入伍、就业等其他事宜,党和国家工作人员一律禁止操办,也禁止参加。
“对于能办的酒宴,既规定了主人家操办桌数和标准,又规定了参加人员的送礼标准,现在基层干部职工办酒,都不敢像从前一样到处打电话发请帖邀请,现在都只邀请亲朋好友,大大减少了干部和群众经济负担”姜州镇纪委书记黄俊松说。
全县干部和群众对于《办法》的出台,拍手叫好。办酒从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整治,党员干部带头执行,带头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转变。
会东沿金沙江流域的鲁吉、大崇、溜姑、野牛坪等乡镇,由于传统习惯,加之当地经济条件在县内而言较好,酒席大操大办风气较重,办酒规模动则上百桌,规模宏大,浪费严重。县纪委下定决心,从沿江乡镇破题。
对于违规乱办酒宴案件,会东县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一件,就通报曝光一件,在全县引起强烈反响,形成强大震慑。
鲁吉镇政府保留副科职干部张正铸在为子操办婚宴过程中顶风违纪,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大崇镇大花村党支部书记罗其勇违规为孙子操办满月宴,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野牛坪乡甘盐井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州在为子操办婚宴过程中违反规定,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就这样,党员干部乱办酒宴之风被刹住了!
谈起县里2017年以来狠刹党员干部乱办酒宴歪风,会东县的干部、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据不完全统计,自《会东县关于规范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办理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办法》出台以来,全县党员干部办酒总量为1200余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约70%,节约办酒开支近6000余万元。
本组稿件文/图 本报记者 罗予婕
新闻推荐
又是一年高考季,寒窗苦读试锋芒;莫道前路无知己,家乡父老细叮嘱。6月7日,做完语文答卷的考生面带笑容轻松地步出考场。当...
会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会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