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金江鼓乐
品味百年传承
地处金沙江畔的会东县,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川风滇俗交融互补,蜀礼云情和谐演进,在艺人子承父艺的世代传承发展中,逐渐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金江鼓乐。
历史渊源
金江鼓乐主要流传于会东县境内与云南省交界的鲁吉镇、大崇镇等金沙江沿岸乡镇,会东建县前,这里尚属云南省巧家县管辖。这里历来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金江鼓乐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据《华坪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说:“洞经音乐於明永乐七年(1409)由四川省梓潼县传入大理。”《南涧县文史资料·第一辑》也记载:“是明永乐七年由四川梓潼传入大理,再由大理传到云南各地。”专家认为,会东金江鼓乐是当地群众和艺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博纳川风滇俗、融汇蜀礼云情的结果。
金江鼓乐,敲击方式独特、曲调丰富多彩、节奏变化多端、乐器搭配奇特古朴。在会东县鲁吉、大崇等地,自古便有“无鼓不成席,无乐不欢庆”的说法,旧时多在红白喜事场合演奏,现在也在集会节庆时助兴。
目前存世的金江鼓乐的乐句多为一句式(一段体)或两句式(两段体)为主,重复演奏;演奏者六至十人,有时独奏、有时合奏;乐器排列方式为:堂鼓置中,两侧配两把低音唢呐。表演时,鼓声、钹声、唢呐声,时分时合、时快时慢、时起时伏,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铁骑突出刀枪鸣”,气势宏伟,凌而不乱。
保护传承
2000年,金江鼓乐在会东县农民艺术节“一鸣惊人”;2008年在凉山州第一届民族民间器乐大赛获二等奖。
金江鼓乐,历经数百年不衰,在当地人民心目中,它已不仅仅只是一种音乐,更蕴涵了劳动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对精神世界的无限倾诉。它也是川滇文化的结合体,是当地原始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传承川风滇俗,发扬蜀礼云情。为了保护这一濒临失传的金江鼓乐文化遗产,会东县委、县政府将金江鼓乐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将鲁吉、大崇一带确定为金江鼓乐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2007年来,县文化部门多次组织专业队伍深入保护地区进行金江鼓乐文字、图片、影像的详细记录。
目前已完成金江鼓乐的资料收集建档,确定了保护对象与传承人,提高保护意识,出台相关保护措施,推进进一步研究,出版研究成果,加快做好电子资料库建设。目前鼓乐已成功列入省级非遗目录。
记者日前了解到,在会东县文广体育旅游局“非遗传承进校园”行动中,金江鼓乐率先进该县直属小学课堂,融入学校音乐、美育、德育课程,既熏陶孩子情操,又培养传承幼苗。
赵海华
奥索布迪:流淌在会东彝人血脉中的“傲娇”
会东彝族服饰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服饰,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并延续着,形成了自己地区独特的服饰文化,现在当地彝族妇女仍在重要的场合佩戴奥索布迪。奥索布迪,是会东最为响亮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早已成为会东的名牌。
历史源远流长
在彝族传说中,大约在母系氏族社会,彝族女人比彝族男人聪明能干,彝族英雄支格阿龙送了一顶漂亮的帽子给彝族女人,并用布缠上以求“狙击”女人的垄断地位,女人们的智慧和身份逐渐被束缚,于是彝族社会转入男人掌权的时代。但由于其造型的别致和其装饰性受到彝族女性的普遍认可追捧,被逐渐赋予许多新的变化和元素。
奥索布迪按其高度分为高帽和中帽。彝族的传统中,女儿的高帽是一定要由母亲亲手制作的,女儿嫁人生孩子后才可佩戴。
奥索布迪多以青为底色,配以丰富的饰物,显示富有和高贵需要花费很多心血,解放后,随着彝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奥索布迪佩戴者范围逐渐扩大,但由于佩戴使劳动受限及受现代服饰的冲击。平时只有少数中老年人佩戴,只有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时,需要青壮年女性着盛装时,才佩戴奥索布迪,以显庄重。
价值不可低估
奥索布迪的高度一般在8寸到1尺之间,直径视佩戴者的头围而定。
奥索布迪的制作程序极其繁复,简单来说,内部用竹篾片编制成圆柱形为支撑,外面用黑布装饰,手工制作成菱角分明的八个角,俗称“八角帽”。再与当地彝族妇女的细褶高腰羊毛披毡、大摆百褶裙等搭配,极显女性曲线美感,又具高贵典雅之气质。
从民族服饰美学的角度讲,彝族奥索布迪已不仅单纯是一件服饰,它独特的造型,传统特有的制作工艺,都合乎现代服饰美学的搭配,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作为一个民族独特的服饰,自古演变至今,奥索布迪在当地彝族妇女心目中的地位已不仅仅只是一种饰物,它更是彝族妇女人生观、价值观、生产生活观、审美观的体现。这对于研究会东乃至凉山彝族历史文化的发展演变、民族风俗、彝族妇女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作用等极具参考价值。
出场便是惊艳
在凉山建州60周年开幕式文艺演出中,会东代表团上演的舞蹈《高帽姑娘》,以极强的艺术震撼力带给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无尽的视听享受,受到广泛赞誉。
2014年2月11日,央视第七频道《乡土》栏目首播了以会东县奥索布迪服饰为主线、以彝族古老而神秘的婚娶习俗为主题的专题节目——《关在门外的新娘》,节目以生动的画面和朴实的语言,以纪录片的方式,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会东彝族同胞原汁原味的传统婚俗,展示会东彝族人民悠久的历史文化。
2016年12月24日,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高帽姑娘》在会东县首届黑山羊美食节中亮相,高帽姑娘们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亭亭玉立、时而活泼热情、时而婀娜隽秀,充分展示出彝家高帽姑娘那神秘典雅、高贵端庄又具有新时代女性的气质。精彩的表演如一幅徐徐开启的画卷,将一道靓丽的风景缓缓展现在人们眼前。
而即将来临的首届中国·会东金沙江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中,高帽姑娘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呢,让我们一起期待!
肖顺畅
“一针针,一线线,挑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挑出鸳鸯齐飞,家业兴旺。”在会东风光旖旎的众多村落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谚语里,“挑花”凝聚着深闺女孩们对幸福的向往和憧憬。“一针一线”动态的挑花画面,成了会东3227平方公里土地上广大女性同胞情感、意愿、精神力量的物化载体。
记者从会东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了解到,会东挑花技艺,始于唐宋,成熟于明末清初,清代流行较广。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手工技艺存在,会东挑花在继承古老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与当地彝、苗等兄弟民族挑花技艺相互影响、逐步融合,最终形成了独特风格。
据悉,会东挑花技艺以色而分,有素线挑花和彩线挑花两种。以针法而分,有“十字针法”,“长短针法”和“回复针法”几种,十字针法最为常见,它以若干个规则的小十字构成基本的线条或块面,再组合成图案。“回复针法”是工艺要求最高的一种,先从正面数纱挑刺出图案,再从另一面由原针脚反复挑刺,使两面出现相同的花纹图案,正反能看,因而也叫“两面花”。但不管哪类针法都必须数纱挑刺,保证其严谨、整齐、规则的图案形式。
“从美学角度来看,会东挑花工艺手法简练、高度夸张,针法独特展现出了会东民间挑花的独创性,合乎现代美学的搭配,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不但具有实用性还具有收藏价值。”会东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体育旅游局工会主席李珂介绍说,在许多以动物和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挑花中,充分反映了会东人民独特的节庆和婚嫁习俗。会东挑花工艺通常不绘图,通过挑花者心里构图后直接数纱用针,以布的经纬纱交叉的“+”字形为坐标,以对角插针成“×”形挑织成各种图案。
人老手不闲,长寿驻家园。新街镇铁厂村的张佩云老人,生于1924年6月。从记事时就喜欢上挑花艺术的她,如今虽94岁高龄,仍精神矍铄,耳聪目明。
“拜师学挑花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据老人透露,早在她曾祖母的祖母时(约为清道光年间,1821——1850),老家一带的挑花技艺就已相当成熟,且极其盛行,女孩儿七岁就开始学习挑花。母亲向女儿传授挑花技艺的同时,也把纹样的名称、含义和相关的故事传授给她们。挑花承载着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挑花作品在会东人民的生活中时时可见。其最显著用途在于对出嫁女儿的祝福,也承载着会东文化。“新姑娘出嫁时红盖头上绣的是云彩,围腰上绣的是凤凰,鞋上绣的是花朵,枕头上绣的鸳鸯。”乌东德镇白云村1社82岁老人张学英介绍说,新娘子出嫁前娘家就要为孙子辈缝制背带,背带后挑的大都是胖小子,其寓意明显。“马鞍、被单、鞋袜、钱包、香袋上绣的图案不同,意义也不同。”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文化浸润民族魂。近年来,会东大打文化旅游牌,成功申报了一批省级、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化遗产。记者了解到,在会东县5月27日即将举办的以“听世界滩王涛啸,探金沙会东秘境”为主题的金沙江文化旅游节上,会东县彝族奥索布迪、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金江鼓乐和彝族燕麦酒古法酿造技艺等9个省、州级非遗项目将盛装展演,其中就有“会东挑花”,届时为四方宾朋呈现别样的会东习俗。
本报记者 陈德金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进一步提高全县综治干部的业务能力,完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目标任务。5月16日,会东县召开2017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禁毒防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培训会。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
会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会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