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刚
人物:龙登银一家
会东县小坝村
四世同堂,是众多中国人的家庭理想,那是一幅完美和谐的幸福画卷。当这幅画卷舒展在会东县小坝村龙登银家里,更显其乐融融。他们四世同堂,他们家庭和睦、互敬互爱,好的家风、好的习惯、好的日子成为村里争相赞誉的佳话。
儿女孝顺代代传
还没亲眼见到龙登银老人,村支书王兴安就热情地介绍开来:他可是我们村最高寿的老人,还是我们会东第一批加入共产党的老党员。
记者见到他时,老人刚独自散步回来,一点不显疲惫。他个头不高,头裹黑布,身着布衣,脸部皱纹颇深,耳朵厚实硕大,一开口说话,仅剩的两颗牙齿很是抢眼。
今年98岁的龙登银老人常常对人说自己“很有福”,膝下两儿三女,儿子女儿都当了爷爷奶奶,四世同堂,儿孙绕膝,其乐融融。从儿子到孙子再到重孙,一代传一代承担起孝的责任,孩子们通过生活中平凡的小事、点滴的情怀,诠释着什么是“和睦家庭”。
每天早晨,二儿媳刘兴芳都会按时煮好2个土鸡蛋和稀饭,等着老人散步回家。
儿子儿媳做得好,孙子孙女、重孙子重孙女也受感染。让龙登银感到满足的是,自己和儿子、孙子孙女、曾孙们住在一起,儿子媳妇都很孝顺,平时只要不忙,几个外孙就会回家看望自己。只要身体稍有不舒服,他们就争先嘘寒问暖,时而摆摆家常,讲讲笑话。
没有轰轰烈烈的典型事迹,没有震撼人心的丰功伟业,这是一个平常的幸福之家。
一生传奇故事多
老人这一辈子还有着传奇的经历呢。“解放前,那时社会很乱,经常有土匪。为了讨生活,我去了缅甸、老挝,都是走路去的,主要是挑铜器去那边卖,干过栽旱谷、挖坑等活儿。后来,国民党抓壮丁,抓过六次,都没有抓着我。”龙登银回忆道。
也许是年轻、见识广、有闯劲,他被组织看中。老人至今还记得自己的入党时间是1952年11月7日,那时他34岁。入党介绍人是会东县的首任县长。入党后,年轻的龙登银先后干过小坝乡二分会的农会主席、生产队社长、大队长等基层干部职务。
那时的村社干部都是精挑细选,各方面很服众的。龙登银做事踏实,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干劲十足,从没有和一户人家发生过口舌之争。
这段经历让他至今受益。作为三老人员(农村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国家每年给他发放3600元的补贴。年满90岁后,每年有1200元的补助,同时,每月75元的养老金也增加了老人的幸福指数。
“我们都是农民,老人健康长寿,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团团圆圆的,就很好啊。”二儿子龙科才说,“现在儿女都已成家立业,我们很希望五世同堂,也很快就能实现。”
家风传承幸福长
“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说到家风传承,在龙登银的家里,这就是以孝为本,勤俭持家,淡泊名利。在村民心目中,老寿星一家人和睦相处,有好的家风;淳朴善良,与邻为善,讲清洁、爱卫生,有好的习惯;种烤烟,有收入,打工也致富,过上了好日子。
谈到长寿的秘诀,“说不出来啥哦,主要是我心好,不乱骂人吧。”龙登银笑着说。
整个采访过程中,老人一直思路清晰,每问必答。
俗话说,智者寿。何为智者?遇事不惑者也。对这位已近百岁的长寿老人来说,龙登银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做什么合乎自己心意,总是很随和的样子,思想没有一点负担,这种佳境或许就是所有幸福的源头。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个家庭的幸福,需要全家人的努力。在龙登银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家庭成员用互相包容、尊重、友爱,演绎了一本平常家庭的“幸福经”。
新闻推荐
本一每名奖1万本二每名奖2千德昌87万元重奖高考优生本报讯2016年德昌高考再创佳绩,高考硬上线人数再创历史新高。6月23日下午,德昌中学举行高2016届毕业典礼暨高考表彰大会,对今年高考上本科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