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初秋的会东大地,桑树成林,蚕茧飘香。放眼望去,田间地头,坡坎埂边,一株株桑树见缝插针般茁壮生长。
“我家种植的桑树桑叶宽大、肥厚,蚕茧又白又大,年年都能卖个好价钱。去年养蚕23.6张,收入4万余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达1万元。”正在鲁吉茧站出售蚕茧的会东县热水村3社桑农李文顺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丰收的喜悦写在他精明能干的笑脸上。
在鲁吉镇热水村,仅桑树种植面积就达1800亩,产茧近1300担,收入220万元,像李文顺这样桑茧人均收入达万元的就有5户。而全镇,今年共有桑园近7000亩,高标准集中连片栽植“6215”模式优质桑园1500亩,零星栽桑3.2万株,上半年饲养蚕子6000张,产茧5500余担,产值达1000万元,户均收入2万多元。
地处金沙江畔的会东县,部分区域属于干热河谷地带,土质、气候适宜栽桑养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种桑养茧就是这样一个既环保又能增收致富的好产业。”这是该县干群的共识。
据悉,早在2013年,该县抓住蚕桑产业强县机遇,创新发展模式,增添生产措施,稳打基础,推进蚕桑产业项目建设。先后在大崇、鲁吉完成省级增粮增收项目资金350万元,新建优质桑园4000亩。同时,狠抓阶段性工作的落实,共新建优质桑园4000亩,省级现代农业(蚕桑)万亩示范片1个,州级生态高效蚕业示范园区1个,蚕业科技园区3个,完成省级现代农业(蚕桑)万亩示范片一个,州级生态高效蚕业示范区1个,蚕业科技园区3个。2014年,该县在大崇、乌东德、嘎吉等适合种植桑树的区域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把蚕桑业摆在了重点培植的位置,把扶持发展资金向蚕桑业倾斜。同时,加大对四职干部的考核和督查,确保惠农措施落到实处。通过这些举措,不断推广优质地膜栽桑技术,极大地调动了蚕农的积极性。
本报记者 赵海华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乌东德镇贫困户正在挖窝种核桃。精准脱贫精准发力今年摘帽明年脱贫后年奔小康2015年1月的一天,乌东德镇大梨树的贫困户黄云万,从驻村工作组手里接过了7亩多的烟草种植指标,作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