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县2014年将培育鱼苗、鱼种400万尾
“春节前,将在会东县龙滩水库投放5万-6万尾鯵鱼鱼苗。”1月6日,在会东县小岔河乡葡萄村一处鯵鱼生态养殖基地,会东润丰鯵鱼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承华告诉记者,2014年公司人工繁殖的鯵鱼预计将达到400万尾。
在养殖基地,记者看到,清冽的山泉汩汩流淌,人工繁殖培育成功的上百万尾鯵鱼幼苗在生态养殖场中自在嬉戏。
近年来,受多种原因影响,鯵鱼数量锐减。2007年,会东县致力于鯵鱼人工繁殖,2013年获得成功,已培育出规格鱼苗、鱼种120余万尾。
□陈德金 本报记者 何勤华
现状 野生鯵鱼年产量不足10吨
鯵鱼属于我国稀缺的冷水鱼种,自然繁殖成活率非常低。在四川,鯵鱼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岷江、大渡河等长江上游湍急水系,在会东主要分布在鯵鱼河、大桥河一带。因其口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堪比“人参”,与会东块菌、华山松子并称“会东三绝”。
上世纪80年代前,会东鯵鱼河里的鯵鱼数量庞大,年产量最少能达到50吨以上。“以前在很远的地方都能见到成群的鯵鱼在河里游动,现在看不到了。”家住会东县鯵鱼河畔的沈大爷回忆说。近年来,河流水量逐年减少,鯵鱼的栖息场所遭到破坏,加上少数人在河内违法电鱼、捕鱼、炸鱼、毒鱼,鯵鱼河的野生鱼类资源急剧缩减、面临枯绝。会东县水务局的数据显示,该县野生鯵鱼的年产量目前不足10吨。
保护 人工繁殖6年终成功
2007年以来,会东县共投入200余万元,建成占地8亩的会东润丰生态鯵鱼养殖基地,聘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谭德清教授和凉山州西昌学院的师生深入鯵鱼河流域进行长期的实地勘察、调研、取样、培育,通过长达6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人工繁殖鯵鱼成功。
“野生鯵鱼的自然繁殖成功率十分低,仅有4%-5%。”孙承华告诉记者,通过人工培育,鯵鱼的受精率可超过90%,孵化成功率达88%。2013年,该公司人工繁殖鯵鱼获得成功,培育规格鱼苗、鱼种120余万尾。“人工培育出来的鯵鱼与野生鯵鱼没有区别,而且还可进入市场,成为商品鱼。”孙承华介绍,目前,商品鱼销往昆明、攀枝花等地。去年10月30日,会东县通过政府采购,在该县鯵鱼河老黑塘河段进行了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共计放流鯵鱼鱼苗、鱼种3万尾。
在人工繁殖的同时,会东县成立了禁渔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渔业、公安、财政、工商、民政等部门,对所辖行政区域内的水面、河道、市场实施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不定期检查天然水域、市场、餐厅、饭店等场所,严厉打击电鱼、炸鱼、毒鱼等非法行为,截断销售加工渠道,违者处相当于实物价格1-5倍的罚款。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恢复会东天然水域渔业资源,该县水务局于2013年5月1日将鯵鱼河渔业资源经营管理权承包给有管理意愿的渔业爱好者张荣富,熟悉鯵鱼河河段的张荣富将以前的捕鱼人组织起来进行巡河管理,如今捕鱼人明显减少。
新闻推荐
寻访地:凉山州会东县寻访对象:会东县仲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仲顺最美理由:朱仲顺虽身残但志坚,除组建民营企业,解决残疾人就业困难外,还回馈乡里,捐钱修路。□本报记者何勤华1964年,朱仲顺出生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