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甘洛新闻 > 正文

吉乃彝各村:春日奏响脱贫进行曲

来源:凉山日报 2017-05-14 11:06   https://www.yybnet.net/

淅淅沥沥一夜春雨,让前几日高温闷热的甘洛县恢复了春日的生机。穿过峡谷,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路上到山腰,一个古老的的村寨出现在面前。

“到了,这就是吉乃彝各村大老木组了。”同行的甘洛县阿兹觉乡党委副书记吉韬带记者走进寨子。

尽管都是坡地,但都已播种了玉米。今年刚全线贯通的通村硬化路上,不断有拉着水泥、钢筋的大货车驶入寨子。大老木组集中安置易地移民搬迁项目已经开工,彝家新寨建设项目也动工了。

开花的老核桃树,正见证着古老村寨的变化……

找准“穷根” 明确“靶向”

阿兹觉乡吉乃彝各村位于甘洛县东北部,距县城29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辖5个村民小组,全村213户1023人,是典型的二半山区行政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来源。全村耕地面积1572亩,林地面积2438.9亩。

目前,全村尚有贫困建卡户114户475人,贫困发生率达46.4%。2016年该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2873元。该村是甘洛县20个极度贫困村之一。

无特色产业,无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4个村民小组均无硬化道路且蜿蜒曲折、上下落差大,雨天出行极为不便;100%农户无硬化入户路。全村25%村民住房为土坯房,有8%村民住房为地质灾害高危房和危旧房,居住环境、居住条件、村容村貌等较差。无公共厕所,无广播网,无入户宽带网络。

“资源占有少、发展动力弱、生活环境差、文化程度低、增收产业少、教育压力大。”吉韬告诉记者,这是吉乃彝各村贫困人口呈现的六大特点。

经过对每一户贫困户的走访、调查,吉乃彝各村的“穷根”显现了出来: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劳动力缺乏,生活习惯落后。村民小学文化以下占86%,初中、高中文化占14%,全村劳动力613人,加上年轻壮劳力外出打工,只剩下妇女、儿童、老人。

增收途径少。普遍缺乏农业科技实用技术,无一技之长,只能依靠传统手段种植马铃薯、玉米,产量低、收益少。加上受海拔、天气、土地资源等影响,很多农作物、经济作物不适宜生长,导致产业结构单一。

常规原因致贫。精准识别的149户贫困户中,近90%的农户反映缺资金、缺技术,因病致贫有8户,占3%,其中18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风湿病、高血压,大部分为长期慢性病患者,6户因残疾致贫。

“五个一”帮扶 干部群众卯足劲

针对具体问题,甘洛县把抓好极度贫困村脱贫攻坚作为夺取整场脱贫攻坚战胜利的重中之重,按照“先难后易、分步实施”原则,确立“三步工作法”,精准落实驻村帮扶力量、精准制定脱贫攻坚规划、精准施策加大帮扶力度,从基础抓起,统筹推进13个乡镇20个极度贫困村、3411名贫困人口***精准脱贫进程。

按照全县极度贫困村脱贫攻坚的统一部署:阿兹觉乡吉乃彝各村预计在2017年实现全村脱贫摘帽,114户475人贫困户实现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低于3%,实现村“七有”;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当年纯收入高于国家贫困标准线、达到户“三有”。

脱贫有多难,甘洛就有多拼。

往日寂静的吉乃彝各村,热闹了起来。

2016年12月下旬,广东省佛山市对口帮扶大老木组住房建设项目开始前期工作,2017年1月初开始进场场平。

3人驻村工作组来了。甘洛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系帮扶贫困户94户,阿兹觉乡政府联系帮扶贫困户27户。

阿兹觉乡成立由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副乡长为副组长,乡扶贫专干、驻村干部和村三职干部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类扶贫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各帮扶单位针对吉乃彝各村的实际情况,在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拿出具体的帮扶措施,做到政策宣传到户、项目规划到户、干部联系到户、资金补助到户、技术培训到户、检查验收到户,(紧转第二版)

木乃铁哈:脱贫奔康靠双手

在吉乃彝各村大老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工地上,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木乃铁哈和其他干活的村民没什么不同。但走进木乃铁哈家,这个彝族男人就有点让人有些意外了:院子干干净净,不是忙着照顾孩子,就是在厨房里忙着做饭。

“老婆在深圳打工,家里就全是我在照顾。”木乃铁哈说。

现任大老木组组长的木乃铁哈,1982年出生在大老木,是家里的老幺,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住在瓦板房,长在山寨里,家里太穷,交通不便,木乃铁哈上了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但木乃铁哈并没有放弃,他知道不走出寨子,就没办法改变家里贫穷的状况。他实在不甘心,自己也像父母那样穷一辈子。

2005年底,木乃铁哈揣着借来的1000块钱,走出了古老、穷困的村寨,去新疆,在建筑工地打工。先后又到了北京、吉林四平,从打杂到做钢筋工,从独自一人到带村里人一起,一干就是6年。虽然没挣到多少钱,但木乃铁哈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过上好日子。

2009年,木乃铁哈和同村的阿衣子金结为连理。婚后,木乃铁哈四处借钱,准备修房子,把自己的小日子过起来。

那时,通村的路没有硬化,水泥、沙石无法直接运进村子,需要用马驮人背,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转运费用相当高。另外,当时村里很多人修房子,都是直接用空心砖砌好就行,没有地圈梁。长期在建筑工地打工的木乃铁哈知道,这样虽然能省些钱,但修出来的房子会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他坚持自己的房子一定要做地圈梁。

这样一来,修房子要花的钱又增加了,但木乃铁哈还是咬牙坚持。

2010年,木乃铁哈一家终于搬进了自己修的新房子。走进木乃铁哈家,有硬化的小院子、单独的厨房、卫生间,卫生间还安装了太阳能。(紧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甘洛:首批12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正式投入运营

“终于坐上新能源公交车了,车内宽敞干净,跑起来也平稳。”3月3日,甘洛县首批12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入驻县远大公交有限责任公司,这标志着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在该县正式投入运营。“新能源纯...

甘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甘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吉乃彝各村:春日奏响脱贫进行曲)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