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德昌新闻 > 正文

凉山非遗展演扮靓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西昌)博览会非遗盛宴 文化艺术节精美看点

来源:凉山日报 2018-08-04 08:32   https://www.yybnet.net/

扮靓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西昌)博览会

非遗盛宴 文化艺术节精美看点

7月29日上午,一场淅淅沥沥的雨为炎炎夏日带来一分凉爽。在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火把广场,凉山州第五届民族文化艺术节正式开幕。雨水挡不住热情,一大早,就有不少市民赶来参加这场充满激情的视听文化盛宴。

本届民族文化艺术节与往年不同,除了传统节目,还新增了艺术品展示、非物质文化展演和彝语译制电影展映。

本届艺术节,一开历史先河,与中国凉山彝族传统火把节、美丽中国城文化旅游(西昌)博览会融为一体,合力展演,充分展示凉山得天独厚、风情万种的文化旅游魅力。

开幕式精彩纷呈

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一首原生态的彝族民歌《阿惹妞》拉开了开幕式的序幕,歌者一开口,就让观众们深感震惊,空灵悠扬的彝族高腔犹如幽谷远山传来的天籁之音直击心灵。之后,由非遗文化传承人演绎的《木呷格萨咯》、《格萨儿》彝族器乐合奏以及《藏族赶马调》等精彩的非遗节目也是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整个开幕式精彩纷呈,星光璀璨,众多演艺人员为我们共同谱写了一曲“坚定文化自信讴歌时代精神”的华丽篇章。

在演艺厅后台,记者采访到了来自美姑的海来惹几,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克智”的代表性传承人。

所谓彝族“克智”论辩是在婚礼、丧葬、送灵归祖等场所演述和发展的口承文学式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被誉为“最具魅力的民间文化”。

记者了解到,海来惹几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微信“克智”群,每天会在群里谈唱彝族文化,交流彝族知识,群里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吸引了数千名粉丝。海来热几说,我会一直坚守彝族文化,并一直传承下去。

在后台,记者还见到了16岁的小演员俄木以体,在开幕式上他表演了彝族民间乐器——口弦。和其他非遗文化传承人一样,他演奏口弦的技艺也是由父辈们代代相传而来。

他说,父亲是位盲人,但他对生活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从小,就常常见到父亲在劳作后拨动口弦,娓娓动听的口弦声让家里充满了欢乐。那时,学会口弦这个梦想就开始植根在他幼小的心灵。

在采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无论是束发少年还是花甲老者,每位演艺人员都为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非遗文化薪火相传,在他们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文化传承,更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

传承人现场展演

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在本次文化艺术节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厅人气颇高。此次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内容涵盖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美术、民俗等领域,力求让参加凉山州第五届民族艺术节的中外来宾直观了解八百里大凉山人与自然相携相生,多元文化彼此辉映的文化意境,凸显凉山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

走进展演厅,众多造型雅致、流光溢彩的南红、奇石、玉器、根艺和砚台等优秀作品在这里呈现,引来众多参观者的驻足流连,每个人无不为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和匠人们的炉火纯青的手艺所折服。

此外,更有非遗传承人带领学徒,携带传统工具向来宾和游客现场展演“会理绿釉陶瓷品”、“傈僳族火草织布”、“彝族银饰”、“彝族服饰”等民族传统技艺的工艺流程,参观者可近距离观赏并与传承人互动交流,感受非遗文化的生动实践。

今年54岁的谷绍英是来自德昌县金沙乡的傈僳族妇女。她为参观者们展现的技艺是火草织布,见到她时,她正娴熟地从树叶上捻出一条条白色的线,这样一种神奇的技艺让市民们很是好奇。

火草是一种生长在大山的野生植物,背面有层白色的薄膜,其纤维韧性优良。自古,勤劳聪慧的傈僳族妇女就会利用这种独特的植物来制成火草线。

谷绍英告诉记者,火草织布技艺十分独特,编织时有两梭,一梭为火草线,一梭为麻线,然后将两者交织而成。整个制作过要经过采、撕、割、晒、淋、泡、理、漂、绕、纺织等20多道加工环节,每一道工序都是靠人工来完成,费时颇长。

由于火草布制作工艺纷繁复杂,加上科技时代的冲击,火草织布技艺也面临着现代传承的问题。

“很担心这种传统技艺的流失,家里三个儿子,这样一种繁杂细致的工作不适合男孩子,如今自己把手艺交给了儿媳。希望能将这极具民族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谷绍英说。

居住在南坛的市民张女士专程带着女儿来参观非遗展厅,她说,通过这些展览了解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到独特的文化魅力,让自己和女儿都增长了不少见识。

五岁半的女儿对会理绿陶和火草织布非常感兴趣,蹲在展台前看了许久也不愿离去。

而这样的一种场面正是非遗展厅的组办方最乐意见到的。数千年来,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传承了独具魅力、多元共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遗文化的重视、保护和传承不但体现着现代人类对于自己祖先的尊重,也更体现着对于我们自己历史的善待。

而如今,传统文化艺术的种子正播撒在群众和青少年的心中,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沃土、更好的氛围。

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

坚定文化自信

凉山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14个世居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和睦共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凉山州历来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从2006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建设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州现有18项国家级、104项省级非遗名录,12名国家级、113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2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多年来,凉山非遗传承保护利用工作持续领跑全省第一方阵。

纵观近几年凉山州所开展的一系列的保护性措施,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呈现出多样性与科学性。

2012年,凉山州开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目前,这一保护方式主要是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实施。在有效保护和传承的前提下,加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生产性保护。

为了创新非遗保护的方式方法,培养广大人民群众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从2015年开始,凉山州非遗保护中心陆续开展“非遗活动进校园、进乡村”试点工作。

如今这项工作正进行得有声有色,今年6月12日至19日,由凉山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昌学院承办,以“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8“文化遗产日——非遗进校园”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在西昌学院南校区举行,丰富多彩的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送上了一份厚礼。

同时,凉山州还开展了各类有关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学术研讨会,内容包括了“彝族历法专题学术研讨会”、“金沙江非遗文化研讨会”、“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框架下的彝族火把节研究”等各项议题。邀请国内文化建设方面的专家学者分析探讨文化资源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利用的战略路径,非遗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献智出谋。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基因,守望民族精神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凉山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燕春说,

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意义深远,正如非遗展厅中所写到:非物质文化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的魂之所系,国家的根之所在,是我们回家的路……

本报记者 谭蔚 

本版图/ 本报记者 钟源

新闻推荐

乐跃有幅红军标语

1935年5月,红军突破德昌乐跃、半站营敌军防线过德昌县城的佳话,而今仍在德昌县乐跃镇新塘村、半站营村群众中传颂。而...

德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凉山非遗展演扮靓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西昌)博览会非遗盛宴 文化艺术节精美看点)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