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生态是民族地区的财富之源、发展之本,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生产力。推进绿色发展,事关民生福祉、民族未来,事关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建设工作大局。凉山绿色资源丰富,是四川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区,是全国民族地区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在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发展中前景广阔,在依托生态产业推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潜力巨大。近年来,凉山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保护与利用并举、开发与节约并行,深入实施产业强州、生态立州、开放兴州发展战略,以生态建设为先导,以绿色产业为支撑,以绿色创新为动力,以绿色政策为保障,统筹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绿化凉山行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传统农业逐步向休闲农业、绿色农业转变,“果薯蔬草药”+加工+电商的现代农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全州农业逐步向现代化、绿化转变。
发展“1+X”生态产业 实现农业现代化、绿化
《凉山州“1+X”生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凉山州将用三年(2016-2018年)时间完成以核桃为主的生态产业基地1500万亩建设任务,做到贫困人口全覆盖,荒山荒坡、房前屋后应栽尽栽,通过改造、巩固、提质,到2020年,全州林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为全州实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重大贡献。《方案》提出后,凉山州坚持把林业产业扶贫和生态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生态扶贫,强力推进“1+X”生态产业发展,积极拓宽农民致富路。
近年来,凉山州组织实施水果、马铃薯、蔬菜、草食畜、中药材五大产业基地建设。在水果产业方面,提高沿江热带经济作物经济效益,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在马铃薯产业方面,着力把马铃薯由“温饱薯”变为“致富增收产业薯”,整合项目资金,重点建设马铃薯种薯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调进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提高高产优质良种覆盖率。在设施蔬菜产业方面,提升蔬菜产业的效益,落实建设区域和土地。在草畜产业方面,着眼于“增收牛、致富羊”建设,完成 “借羊还羊”精准扶贫工作,完成标准化养殖场圈舍建设、仔猪入栏。在中药材产业方面,把凉山优越的自然资源转化为致富增收新渠道,实现中药材产业助农增收。
此外,多举措做大做强核桃产业。一方面同步实施核桃良种工程任务,在17个县市各建一个500亩的核桃良种快繁基地,在西昌、德昌、会东、会理各建设一个核桃中心采穗圃,并在德昌建设大凉山核桃产业科技园区。一方面积极倡导“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逐步推行“行业指导、市场运作、协会组织、龙头带动、农户参股、公司经营”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多途径、多方式,分层次、有计划地开展“1+X”生态产业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完成技能培训16.275万人,使核桃丰产经营、嫁接改造等实用技术进村入户,提高林农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1+X”+电商助推绿色农业迈上新台阶
为进一步充分发挥“1+X”生态产业的突出优势,未来凉山州将继续以大力发展“果、蔬、薯、草、药”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3.2万亩大棚蔬菜和草食畜、林下种植养殖等产业扶贫项目,加强招商引企工作。
一方面,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果、蔬、薯、草、药”特色产业。一稳定面积,调整结构,提搞质量做好水果产业。二大力推进种薯良种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做强马薯产业。三大力发展越冬茬露地和设施蔬菜,重点发展越夏茬、秋延后露地和设施蔬菜产业,突出优势,特色发展。四大力推广良种畜禽,狠抓项目落实,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业务技术指导。五加快招商引企,谋划建立凉山生物医药产业园,壮大中药材产业。
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切实提高林产品综合加工能力,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开展森林食品基础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扶持培育专合组织、家庭林场、专业大户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着力推进大凉山林产品牌打造,逐步做大做强大凉山优质核桃、金阳青花椒、越西贡椒、西昌油橄榄、森林食品和森林药材六大品牌。加强市场建设,健全流通体系,形成以州级区域交易市场为中心,农贸市场、商业网点为补充的流通网络,依托龙头企业建设电子网络交易平台,以带动整个林业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本报记者 吉伍伍呷莫)
新闻推荐
明确工作目标提高履职能力加强队伍建设 ——德昌县2017年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两学一做”暨推进全面小康建设专题培训掠影
每天早上都要跑早操。县委书记瓦西亚夫(前)在德昌民中食堂与学员们共餐。县委副书记邓明琨(右二)带领参会人员在西昌市委党校参观学习。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红祥(左一)带领参会人员在...
德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