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婚礼上的大甑子饭。
木甑子煮出来的饭更香;木甑子可同时蒸饭煮菜,省时、省柴又好吃。
□文/图 俄木日布
“比起‘焖锅饭\’、‘涨饭\’,木甑子煮出来的饭更香;木甑子可同时蒸饭煮菜,省时、省柴又好吃。”乡里的老人们经常提起。可眼下,乡里用木甑子的人不多了,城里人就更少。
记忆中的木甑子似木桶。甑体用杉木板制作、外面用竹蔑编成箍,分两层箍紧,再配上甑盖、甑箅等,用起来十分方便。
蒸米饭时,先在锅里煮一阵后,用锅铲将几颗米粒舀起来。再用手指轻轻捏一下米粒,整颗米粒在手指上酥软地散开,仅留两、三颗小籽捏不烂。这时,火候刚合适。把米汤滤掉,再将半生的饭装在甑子里蒸,早了饭就硬,迟了饭则稀。蒸包谷饭则有些繁杂,先将包谷面倒在簸箕上,用清水均匀拌好。以“捏得紧放得开”为准,再倒在甑子里蒸。蒸到有些香味冒出来后,倒出来,加些清水、捣散再倒入甑子里蒸。这个过程中,加入的水量要特别注意,加得过多,蒸出来的包谷饭会太软,加得过少,又会太硬。蒸饭时,在甑脚下加入适量的水,同时还可煮菜。
据说以前,彝族人对女人们的灵秀评价,还有另一条标准。就是看她们能否瞅出甑子里的饭的生熟程度。聪明的女人,将甑里的饭用“马食子”(即勺子)轻轻舀出,再用“玉手”轻捏,便知晓是否蒸熟了。
清晨及傍晚的彝家山寨。在袅袅升起的炊烟中,不时飘来甑子饭的清香和不同蔬菜、肉类混煮的味道,沁人心脾。直让那些嘴馋的小孩们一个劲地流口水。他们能准确地辨认出寨子里哪家煮
了包谷饭、哪家煮了大米饭及哪种菜肴。特别是彝历年过后的几个月里,那彝家特有的“猪肚子”、“猪香肠”在甑子下面的滚滚沸水中煮熟炖烂,再透过甑子里的饭香一并飘散在山乡的上空,久久地把美味儿留在勤劳的山乡男女们心头,甜美极了,也成了人们永远的美好记忆。
“现在电饭煲、电磁炉才几百元一个,农村里家家都有得起。电一插饭菜就好了。加上这几年提倡保护天然林,烧柴是个大问题。用甑子煮饭,操不起啰!”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黄竹村马头社的贺德富风趣地对我说。听他介绍,傈僳族置办婚丧事时,亲戚、朋友参加的人比较多。他们就只能把十来口锅埋在室外的土埂上加个大木甑子,反复地煮饭煮菜。
现在德昌境内的每个傈僳族社,几乎都保留有“生产队”时的两、三个人抬的大木甑子,才一直保障了大场合的吃饭问题。木甑子适用,可管理起来也有它的麻烦之处,几天不煮或不沾水就易松箍散板。木甑子的主人们只好不厌其烦地让它经常浸水,拥有者也愈发显得尊贵并受到邻里们的夸奖。
新闻推荐
袁诗祥对土地倾注了深切的感情,将原本贫瘠的山地耕种成了绿树成荫的果园。袁诗祥正在查看刚刚嫁接的核桃树的生长情况。每天,袁诗祥都会在他承包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对我而言,土地就像是我的孩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