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木德昌”(彝语意南方德昌),因为区位及光热条件的优势,享有“惹波整的方年老达久”(一草一木都值钱的地方)。德昌县现有彝族人口4万多,分别居住在全县22个乡镇的高二半山以上;彝族人民主要从事农牧业。大陆槽、铁炉、热河等彝族聚居乡十分偏远;县内彝族以“所地”(俗称“小裤脚”)为主。
德昌彝族至今还完整保留有彝人共有的风土人情,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也提炼出了独有的民间习俗,集“圣扎”、“阿都”、“所地”精髓,显一方风物特长。
德昌彝族的族源与分布
据《德昌县志》记载及彝族老人口碑传说,德昌县内彝族与凉山州内其它县彝族同源,自称“诺苏”,系彝族先祖古侯、曲涅后裔。成人死后要念《送魂经》,魂归路线是(四川)昭觉比尔——金阳——(云南)永善——昭通——兹兹朴乌(祖先居住地),反映了古代凉山彝族的迁徙路线。
现住县内的彝人多是清代从喜德、昭觉、布拖、普格等地迁入。兹莫尔恩加(李土目)来得最早,先落脚于龙窝区三锅庄,后迁至煌尤区。县内彝族主要分布在龙窝(今大山、热河、大陆槽乡)、煌尤(今大湾、马安、铁炉乡)两个片区。
德昌彝族居住村落多选在地势险要的高山或斜坡上,或接近河谷的向阳山坡,以便农牧兼顾,以“有坡养羊,有田种粮”、“有险可守,有路可走”为理想宅址……
花枕巾,银人像,德昌彝人的符号
德昌彝族妇女的服饰,喜大红、中黄、翠绿、浅黄等色彩搭配,做工精细、繁杂。多用贴花、补花,纹样以火镰纹、羊角纹、彩虹纹。内衣为长袖、袖口绣花、衣襟前后两片对称长及膝等样式,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外衣短袖,通体绣花,衣领缀银贴领花(俗称“银人像”)。长袖内衣和短袖外衣套穿,古朴别致。妇女下穿百褶裙,以前用料以手工纺织纯绵羊毛为主,现在多用棉布代替。裙带用纯白绵羊毛线编成,缀无数须线,拴到裙子上几乎拖到脚后跟,裙带牢实又美观。最耀眼的要数称为“裙包”的三角包,一针一线手工细绣后,包摆缀上20来片花布剪成三角穗,再绣上精美图案。百褶裙、白裙带、三角包穗随着主人的走动节奏,前后摆动,格外耀眼。
如果说从上世纪流行至今的油布黄伞是“朵洛荷”里最亮丽的风景线,那德昌彝族妇女头上包裹的五颜六色的“枕巾”也毫不逊色。不知从啥时候起,德昌彝族女人们就喜欢用商店里卖的枕巾包在头上,既保暖又美观。花色和折叠方式还十分讲究:一般40岁以上的妇女,将买来的枕巾染成深蓝色,包在头上显得庄重、得体;少女们则喜欢黄底红花的各类图案,无不绽放出阳光青春来。黄头巾、百褶裙、蓝披毡、白网鞋,更让姑娘们穿上山去也美,穿下山来也俏……
女子长袖外衣衣领处缀银贴领花,由银泡、银人像、银钱圈组成,看上去非常精美。德昌彝族妇女的银人像衣领,在全国来说也是独有的。
衣领一般1尺左右长、4寸上下宽,里层裹一条精编的竹篾片,把竹子“既能百炼成钢,也能绕指缠柔”的特性发挥出来,冬暖夏凉,还可以起到散热排汗的功效;领边用黑或花“灯芯绒”、领面用红“灯芯绒”缝盖细密,以达到外观舒适,颈感柔软,保暖性强;再缀以大银(铝)泡70个左右、小银(铝)泡40个左右、银(铝)人像20个左右……
小小衣领看上去简单,做起来却麻烦。首先是编晒篾片,篾匠们必须选择无虫蛀、无断尖、不老也不嫩的本地绿竹,细心划片、层层取舍,到最后把最簿的那层提出来,方能用于编织衣领。银(铝)领泡、人像、领牌,据了解,整个德昌仅有县城里的钟鼓楼旁的“百年银坊”会做。
衣领的样式基本相同,可布料花色、银(铝)饰搭配,就不一样了,中老年妇女的样式要略显简单、稳重些。
银人像图案,是德昌彝族崇拜的图腾,这些图腾记载着彝族人民美好的生产生活点滴,是彝族悠久历史的见证物。(下转A11版)
新闻推荐
打烟复烤厂烟叶复烤车间。志能稀土提取分离车间。金叶化肥厂生产的化肥。走进德昌采访,风力发电场,数十个发电架直入云霄,几十米长、白色的发电叶片随风旋转,为德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打叶复烤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