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报道引发的新村建设话题在四川日报网“天府问计”平台走热
7月10日,本报《建新村农民做主 公开透明是黄金法则》一稿报道了德昌县巴洞乡松柏村在新村建设中如何激发农民主体作用的做法。刊发后,新村建设话题迅速在四川日报网“天府问计”走热,报道中提及的“农民主导”推进宗旨受到网友一致赞同。
参与讨论的多数网友表示,政府在新村建设中应管好自己的“手”,起好参谋作用,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三问”方式,从“吃、住、行”三方面着手,将新村的幸福建在群众心上。
网友“TQF”补充,政府放手“主导权”,还可以让不满足“温饱”的新型农民有更多施展本事的机会,政府也能降低相应管理成本。
在“新村建设”话题讨论中,一些网友还提出了其他建议:
网友“网言网语”和“梅小西”建议,新村建设规划时需注重方案的连续性,要多保留传统的民居和生产生活方式,鼓励农民结合当地资源,使用传统灶具,以减轻他们的现代化生活成本。
网友“龙马精神”、“賨人再世”等提出,山区新村建设的资金不妨更多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路面硬化好,方便村民出行,也可将资金投放于土地改造中,方便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网友“三巴浪子”提出两点建议,其一,建议规划一个多功能“小礼堂”,可供村委会开群众大会,或供村民摆“坝坝宴”,或对接“文艺送演”等城市帮扶活动,还可成为村民健身娱乐的“会所”;其二,建议对于交通方便而实际居民不多的乡镇,可充分利用其集镇现有的基础设施,予以整合扩能,引导周围居民前往聚集,无须“另起炉灶”。
网友“河岩-四川”倡导,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也不容忽视,新村建设推进过程中要搞好文化、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促使广大群众成为有文化、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更好地推进新村建设。
(四川日报网 邓童童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勤华)2月8日,记者从德昌县获悉,“德昌桑椹”日前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评审,这是德昌县首个通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评审的产品。“德昌桑椹”因其产果早、产量高、味甜汁多,现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