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凉山 今日西昌 今日德昌 今日会理 今日会东 今日宁南 今日普格 今日布拖 今日金阳 今日昭觉 今日喜德 今日冕宁 今日越西 今日甘洛 今日美姑 今日雷波 今日盐源 今日木里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今日布拖 > 正文

转观念、兴产业 四川大凉山一个彝族村的脱贫之路

来源:凉山日报 2019-10-31 07:49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记者 高健钧

80多头进口种牛、4个冷水鱼塘,30多头黑猪……说起自家的产业,年近花甲的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博作村村民苏呷次拉乐不可支。

布拖县地处大凉山腹地,是凉山州传统的深度贫困地区,也是脱贫攻坚的一块“硬骨头”。其下辖博作村海拔2500米,地貌复杂,自然环境严酷,当地有着“三个坝子四片坡,立体气候灾害多”的说法。

“在去年底博作村摘掉贫困村‘帽子’之前,全村239户中有贫困户104户,贫困人口479人,人均年收入还不足3000元。”博作村驻村第一书记罗洪说,经过国家能源集团驻村扶贫干部的努力,如今村民不仅全部脱了贫,村里有小规模养殖种植产业的农户已达20余户,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接近8000元。

博作村的变化,是由当地村民生产生活观念的转变引发。

一直以来,当地因厚葬薄养、巨额彩礼等陈规陋习导致贫困的问题十分突出,为此,当地干部积极推进“移风易俗、破旧立新”的工作。

今年初,博作村村民吉连也拉的家人去世,如大操大办,丧事要杀几十头牛和猪宴请邻里,没有那么多牛和猪也得去借,许多人不仅因此返贫,欠的债几代人都还不清。吉连也拉家经济条件一般,不想那么浪费,但也不愿丢了颜面,左右为难。罗洪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找到他,先给他详细算了笔经济账,然后帮他精打细算每一笔花销,最终,吉连也拉只杀了4头牛、3头猪,花几万元就办完了仪式。

“以前大家不懂得勤俭节约,算不过来账。村干部让我们有了经济头脑,晓得怎么省钱。”吉连也拉说。

让村干部更牵肠挂肚的是村民如何赚钱,发展村里经济。博作村传统农作物是土豆、荞麦等,经济附加值低,只够村民自给自足,根本无法致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优势,村里决定发展特色养殖业、种植业。国家能源集团四川能源公司的派驻帮扶干部带着村民远赴绵阳、宜宾等地考察养殖业,然后开设培训班,请来农业技术人员为村民培训人工授精、疫病预防、饲料储藏等养殖、种植技术。此后,村民纷纷养起了牛、羊、黑猪,种起了大红袍花椒。

“为带动当地村民发展产业,我们还成立了一个由17户村民组成的专业养殖合作社和一个专业种植合作社,现在养殖黑牛80头,种植大红袍花椒23000株。”罗洪说,“我们的计划是重点培养6到10户大红袍种植大户,年底前种植大红袍25000株。”

养殖业、种植业渐渐发展起来,村民收入不断增加,但村里干部还不满意。(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从点滴做起 狠抓队伍正规化建设

在“迎庆”系列专项行动中,布拖县公安局从小着眼,从点滴做起,狠抓战时队伍正规化建设,警队面貌焕然一新,充满激情与活力,较...

布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布拖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转观念、兴产业 四川大凉山一个彝族村的脱贫之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