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布拖新闻 > 正文

一步步带着群众脱贫奔康 ——记布拖县九都村第一书记谢强

来源:凉山日报 2017-03-07 13:00   https://www.yybnet.net/
九都村第一书记谢强在田地里指导生产。

布拖县九都村,距离县城仅三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281户1124人,全村有建卡贫困户41户129人。作为一个靠近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的村寨,它应该能“水涨船高”的走在前列。可事实上,它却是布拖的极度贫困村之一。在布拖,它还有一个耳熟能详,却响当当的绰号——“小澳门”,说的自然不是它的繁荣,而是它的负面形象。

曾经的“小澳门”

现在的法制村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九都村出现了外出务工的热潮,数十年下来,外出打工者在将财富带回家乡的同时,也将赌博、吸毒等危害社会个人的恶习一同带回了九都村。这座县城周边的村寨一时间鱼龙混杂,一度成了布拖“混乱”的代名词。

谢强是派驻到九都村的扶贫第一书记,要实现全村的脱贫摘帽,使全村群众脱贫奔康,首先便要根治它的多年来的“混乱”,压力不谓不大。

“要让群众脱贫,如果不创造良好的思想氛围,不改变曾经的陋习,那一切都只是泛泛而谈。”作为来自县法院的一名基层法官,对于治理赌博、毒品等违法活动,他有着自身的优势——运用法律,就是最好的武器。

2016年7月,谢强将九都村存在的问题向县法院汇报,并建议开设巡回法庭“落户”九都村村委会,将涉及九都本乡、本村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涉毒案件直接在巡回法庭上审判,当庭开庭、当庭宣判,组织村民进行观看学习,以案说法。在每一次开庭审理中,法律的严肃性、公正性都在全村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有力震慑相关犯罪的同时,也在全村村民中敲响了法律的警钟。

与此同时,他还协助组织起法院的干警,每人负责十户,持续不断的进行法制宣传,再和良好的举报、奖励制度共同配合,九都村禁毒、禁赌工作取得了良好开端。吸、贩毒同比下降率达到200%,在2016年底调查中,全村1124人全年无一新增吸毒人员。

法制工作的推进,为九都村产业、住房等发展提供了保障,让当地群众鼓足了发展致富的信心和干劲。而在此过程中,第一书记谢强也赢得了全村群众的信赖。

突破“老三样”

开辟新产业

马铃薯、玉米以及荞麦是九都村多年以来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但由于布拖县的气候具有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夜晚不积温导致了当地农业发展的缓慢滞后。农田的产出率低也直接影响到了全村群众的收入。

在多次考察研究中,谢强了解到了“北川花魔芋”正好适宜本地土壤、气候的种植。并通过渠道引进了魔芋种,想要在全村进行推广,打破过去传统“老三样”的农业格局。但是,在实际的推广种植过程中,却并没有想象的顺利。

花魔芋的种植究竟是不适宜当地的气候?会不会对土壤造成破坏?产出后又能否卖好价钱?百姓的担忧并不无道理,谢强也明白,未经实验的新兴作物的推广必然会有种种顾虑。  

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他从村组干部入手,说动了吉及哈日等人出田出地,初步建立起占地10亩的花魔芋示范田。

“这是我引进来的新作物,尽管有充分的调研,但也怕出现纰漏,辜负群众对我的信赖……”本着不能让老百姓吃亏的工作准则,谢强把花魔芋的种植当做了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花魔芋下田的这段时间也是他最为忙碌的时候,为了保障花魔芋的健康生长,他每天坚守在天地里,与村民一同播种、施肥,并记录下作物生长的每一个环节。还多次邀请到了专家技术人员,对种植进行指导。

当时,谢强的小孩刚刚在西昌出生,他仅休息了两天便匆匆忙忙回到了布拖,赶回村里。他第二次与孩子见面时,小孩儿已经快两个月了。尽管受到了家人的责怪,但看到地里的魔芋长势喜人,谢强却十分快乐,特别是在其他村民争相前来参观的时候,让他感到了无比的满足和充实。因为按照预期产出,花魔芋与玉米、花椒等农作物套种,每亩地一季能为村民增加收入6000元。

2016年10年,四川省第四届农业博览会上,谢强带着九都村出产的特色农产品以及新种植的花魔芋来到成都,以绿色、健康、无公害等标签,赢得了四川农村日报等以及各地厂商的好评。多年以来,靠着“老三样”吃饭的九都村,终于在农业产业的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成立合作社

“空壳村”到“产业村”的华丽转身

多年以来,九都村广泛存在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发展基础薄弱等问题,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全村的发展能动性、主动性受到了制约。与此同时,在2015年精准摸底中,在41户贫困户,129名贫困人口中广泛存在年老体衰、地少文化低等突出问题。

“打造集体经济,将无收入能力者纳入集体经济分红势在必行,在细化脱贫手段的同时,也让九都实现从“空壳村”到“产业村”的华丽的转身……”谢强说,九都村传统饲养的黑猪具有肉质鲜、无公害等特点,广到本地及外地客商的好评。打造专业合作社,要将41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分红。

从2016年5月,九都村以占地四亩的土地规划,开始修建合作社的产房及其他配套设施。在此过程中,谢强多次奔波于县农牧、工商、信用社等多家单位,从手续的办理到资金的借贷迅速得到落实,也让这块曾经的“烂泥滩”,化身成为了全村经济发展的“聚宝盆”——以养殖示范户为发展带头人打造出本地黑猪优良品种品牌。

2016年8月6日,对于九都村全村群众来说都是一个可喜的日子,这一天九都村的第一个集体经济——“九都村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了,在热闹的鞭炮声中,新购买的50头生态黑猪被赶进了新建成的生产饲养房。

“我们都是合作社的股东,这些黑猪是属于集体,也是属于我们的……”贫困村民的交谈表达出了对未来发展的坚实信心。到了年关,第一轮的生猪饲养相继投产,实现了总收入25230元。

合作社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未来的建设还将有更大的突破。按照谢强的规划,合作社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建立配套的基础设施,从而实现生猪的初步加工技术。“目前我们已经与电商平台、省级帮扶企业对接,初步打开了销售渠道,让本地黑猪能够卖出县、出州、出省,让贫困户能长远、稳定的增收……”

当前,九都的“空壳村”已然破壳,产业持续壮大使让全村收入同步增长,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然而脱贫只是一小步,顺着发展的风向标看去,全村群众还共同期盼着更美好的明天。

文/图本报记者 胡文敏 张崇宁 王德 徐箭明

新闻推荐

公益直播造假,受伤的不只是善心

□社平近日,一场互相揭秘的“公益造假”风波正在蔓延——在四川凉山布拖县一带,穿着简朴的村民成为线上直播的主角。在直播中,他们得到食物、水果、衣服等物资,还有一沓沓分量不小的“百元钞...

布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布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邓川同志简历2017-01-19 15:54
评论:(一步步带着群众脱贫奔康 ——记布拖县九都村第一书记谢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