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对银柳进行粗加工本报讯(记者杨心梅文/图)“我家里有4亩地被流转来种银柳,每亩能收入400元,加上每天在这里务工也能挣50到60元,今年就能增加5000余元收入。”昨(24)日,在沙湾区踏水镇金河村银柳种植基地里,村民许克秀一边笑着和记者交流,一边继续着手上的活计。放眼基地,和许克秀一样忙碌的村民还有不少,收割、分拣、扎捆、堆放……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银柳是一种优良的观赏植物,其发音与“银流”谐音,在春节期间成为我国广州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民众点缀节日氛围和新年祈好运的上等花材。去年5月,金河村党支部通过考察,与成都微丽花行达成合作,引入150亩银柳试种,今年就有收获。今年12月,首批经过村民粗加工,总量约70余吨的银柳最终将从村里销往美国、韩国、越南等地。
“银柳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新品种花卉,一般经过筛选后的银柳规格从60厘米到1.8米不等,规格不同价格也有所不同。目前金河村的主要产出为80厘米、1.5米、1.8米,品质不错。”成都微丽花行的负责人穆云芳告诉记者,金河村目前一亩地大概能种植一万余株银柳,在金河村村民进行简单粗加工后,企业会将银柳送往加工厂进行二次加工,随即销往国内各地和海外。
金河村党支部书记程旭林告诉记者,引入银柳种植,最大的原因在于它是一项用工密集型产业,所有的步骤都需要人工,用工量大,除了银柳本身销售有收入外,还能解决金河村乃至周边社区、乡镇的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目前,基地从种植到收割一年用工总人数达1000余人次,该产业前期投入40余万元,其中务工所发的工资占到近一半。”程旭林介绍说,此外,银柳见效快,去年种植,今年就能收割销售。加上银柳收割集中在11月至12月,与传统农忙时间和茶叶采摘时间刚好错开,能更有效地实现村民收入最大化。
下一步,金河村将继续通过“党支部+村集体经济+企业+基地”的模式提升银柳产业发展,除新增银柳种植200余亩外,还将与村里50亩金河羊肚菌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连片发展,形成特色精品产业,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为群众增收致富搭好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成贵高铁正式开通看看杜甫草堂,逛逛金沙遗址,眉山下车,三苏祠不能不去;下一站乐山有大佛,到了宜宾,李庄无论如何不能不去,下一站...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