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扶贫招聘会就业扶贫实用技术培训班辉山镇先家村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记者 代世和 摄桥沟镇帮扶干部为贫困户收割青菜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户家里了解情况罗兴的新房记者 代世和 摄蔡金镇帮扶干部入户宣传扶贫政策贫困户代表讲述脱贫之路■ 记者 代世和
贫困户发展养殖、种植业增收,政府发放“农村产业发展奖补”;贫困户打工挣钱,政府发放“城乡就业奖励”;贫困户“等、靠、要”,不思进取,列入“负面清单”,给予相应的惩戒……近年来,五通桥区创新举措,以“负所得税”奖励勤劳,以“负面清单”惩戒懒惰,以“一课一校”提升技能,走出了一条激发村民致富奔康内生动力的精神扶贫之路。
奖勤劳
负所得税
五通桥区牛华镇观音堂村八组村民罗兴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养殖能繁母猪和种植藤椒等经济作物于2014年脱贫。今年,在镇、村干部的鼓励、引导下,罗兴又增加了小香猪养殖。
9月13日,记者见到罗兴时,他正和老伴一起在藤椒地里除草。“虽然小香猪养殖项目暂时还没有产生效益,但2016年和2017年我都享受了1000多元的‘农村产业发展奖补’。今年的‘农村产业发展奖补’也正在申报中。”谈起现在的生活,罗兴的脸上充满喜悦和自豪。罗兴说,因为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2016年,自己投入不到10000元,就修建起了120多平方米的新房。如今,吃穿不愁,还住进了新房,一家三口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与罗兴不同的是,张勇通过打工而享受了“城乡就业奖励”。张勇是牛华镇路边村一组村民,由于腿部有残疾,很难从事农业生产。他与母亲相依为命,被政府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身残志不残,不等不靠,决心以自己的劳动来改变贫困的生活。目前,张勇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工作,在位于牛华镇的一家化工厂当门卫。“我在这家化工厂工作,每月有1300多元的工资收入。”张勇告诉记者,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从2017年4月起,政府还给他每月发放600元的现金补贴。
“罗兴和张勇分别享受到的‘农村产业发展奖补’和‘城乡就业奖励’,就是我区正在实施的‘负所得税’的两种模式。”牛华镇扶贫移民办负责人胡强说,实施“负所得税”改革的目的就是鼓励贫困户通过劳动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脱贫奔康。
据介绍,为充分调动困难群众发展产业和创业就业的积极性,五通桥区于2014年开始“负所得税”改革试点,2017年在全区推广。“负所得税”改革,按“农村产业发展奖补”和“城乡就业奖励”两种模式实施。其中,“农村产业发展奖补”政策为,区有关部门结合《五通桥区“负所得税”到户产业项目库》中所列产业,测算种植、养殖成本,给予相应补助,每户参与对象年度最高补助金额 2000 元。“城乡就业奖励”政策为,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临贫困难户、城乡低保对象中,在劳动年龄段内(男 16-60岁、女 16-55岁),有劳动能力,在区境内实现各类灵活就业,且就业时间累计半年以上,其劳动收入符合享受“负所得税”的具体标准,则给予“城乡就业奖励”。
“实施‘负所得税’,有效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五通桥区扶贫移民局局长许波介绍,2017年试点1089户3106人,发放奖励资金267.04万元;2018年落实对象1242户3534人,拟发放奖励资金265.5万元。
罚懒惰
负面清单
奖勤是鼓励,罚懒则是鞭策。为消除部分贫困户中存在的“等、靠、要”思想,营造“好吃懒做不光彩、自力更生才出彩”的氛围,今年五通桥区还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创新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就是把不遵章守纪、不思进取、不尽义务、不感恩奋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列入“负面清单”管理。对列入“负面清单”管理的对象,进行批评教育、上门约谈、书面诫勉。对屡教不改、不良行为反复的采取“红黑榜”曝光、因户分类调整部分帮扶政策。主要包括调整公益性岗位、“负所得税”奖补、小额信贷相关收益和产业发展周转资金额度等。对列入“负面清单”的对象,分三个阶段进行管理。第一阶段:入户告知、自我警醒,期限为15 天,到期后不良行为无明显改善的进入下一阶段。第二阶段:上门约谈、整改承诺。在规定期限内,不良行为整改不到位的进入下一阶段。第三阶段:书面诫勉、调整帮扶。对经约谈后不良行为仍然整改不到位的对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发出《五通桥区“负面清单”贫困户诫勉卡》,书面通知调整享受相应帮扶政策 3个月,到期后视其现实表现情况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是否恢复帮扶措施。对屡教不改、不思进取的对象延缓恢复其享受相应帮扶措施,并将其作为精神扶贫的重点对象。
牛华镇星火村一村民,因家里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于今年6月被列入“负面清单”管理。经过村组干部入户告知、批评教育后,在第一阶段整改到位,按一般贫困户对待,继续享受贫困户相关政策待遇。9月13日,记者在该村民家里看到,地面洁净,家具、生活用品等摆放整齐。
“实施‘负面清单’后,全区共有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各种原因被列入‘负面清单’管理名单。”许波说,值得欣慰的是,这些贫困户都在第一阶段整改到位。
强技能
一课一校
杨秀华是辉山镇杏林村一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发展种植业和从事公益性劳动岗位,于2017年脱贫。他家现在种植了4亩茶叶、10亩李子,在李子树还没有全部投产的情况下,仅种植业一项今年就已经有了2万多元的纯收入。
“发展种植业,除了勤劳,还需要技术。像施肥、病虫害防治、剪枝、疏果等,都是技术活。”杨秀华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每次村里举办农技培训班,他都会参加,并把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针对村民特别是一些贫困户有发展种植、养殖业和就业的愿望,但缺乏技术的情况,村里实施了‘一课一校’制度,以技术培训助力脱贫攻坚。”辉山镇杏林村党支部书记袁山森说,该村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坝、农院讲课,同时依托农民夜校,向村民宣传政策,现场培训种植、养殖技术,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据了解,辉山镇先家村于2016年率先推出“一课一校”制度,之后这一制度逐步在全镇和全区推广。该区利用“一课”明政策。由村“两委”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坝、农院,以“基层夜话”的形式开办政策讲座,向村民宣传产业扶持、创业贷款等优惠政策。同时,利用“一校”强技能。依托“农民夜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定期举办养殖、种植和创业就业培训会,不断提高村民的技能。
在强化技能提升,促进村民增收的同时,五通桥区还十分注重村民精神上的脱贫。该区通过村级文化大院、文化走廊、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的建设,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建知识、道德文明规范等,着力打造脱贫奔康的精神家园。同时,通过开展脱贫能手、敬老爱老先进、孝子孝婿、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强化思想引领,倡导文明新风,引导群众自觉提升精神品质和道德素养。
“五通桥区属于典型的‘插花式’扶贫区县,2014年,创新运用‘六进四不进’识别方法,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44户7559人。”许波说,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目前未脱贫人口仅有40户、96人,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时的4%下降至0.05%。未脱贫人口将在今年内全部实现脱贫。
脱贫致富,同奔小康。五通桥区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五通桥区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甘国江)重阳节临近,13日上午,由共青团市中区委主办,嘉苑养老有限公司、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与老同乐...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