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停在斑马线上出租车乱停乱放
车辆停在交叉路口■ 记者 鲁倩文 文/图
上周,本报对五通桥区存在的路上违规停车、骑乘摩托车不戴头盔、行人横穿马路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了报道。针对如何整治这些不文明交通行为,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市民、网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提升交通法律意识
红灯停,绿灯行;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这些简单的交通规则,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人们忽略。闯红灯、横穿马路,这些不文明行为看似小事,却成为道路交通管理中的“顽疾”,屡禁不止。
“违规停车、横穿马路……这些陋习可能很多人都有过,有些人觉得麻烦,有些人是为了省时间,但根本原因是一些市民的交通规则意识不强,缺乏对法律、法规的敬畏。”市民何先生认为,不遵守交通规则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要改善交通秩序,光靠自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大力提升市民的交通法律意识,才能让交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市民高女士说:“对违反交通法规、明知故犯的行人和司机,除批评教育外,还应加大处罚力度,坚决维护规则的严肃性。”
加强监管 共同参与监督
当然,要实现安全文明交通,仅靠提醒、教育是不够的,有的市民、网友认为执法部门必须加强监管。
网友“爱上杏仁”建议:“交警部门可以开展交通违章随手拍活动,曝光不文明行为,大力打击违章行为。另外,可以通过媒体进行系列追踪报道,从曝光违法行为,到通报、处罚当事人,进行全程报道,起到警示作用。”
创造文明交通环境,除了执法部门加大监管与处罚力度,也有市民、网友认为必须鼓励更多人参与监督。网友“浮光”认为:“现在很多车都有行车记录仪,是执法、罚款很好的证据。通过奖励提供线索的司机,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心平)围绕“绿色转型示范市”定位,乐山市工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提速提质,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力度增强...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