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王春秀正在茶园里忙碌■ 记者 兰蓝 文/图
今年,沙湾区踏水镇公坪村共收获春茶约7.5万公斤,实现产值约1200万元。2007年时,公坪村年人均收入仅为3200元,2017年该村人均收入已达14512元。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村民的腰包鼓了,日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如今,公坪村种有茶叶4500余亩,茶叶产品远销北京、浙江等地。但在多年前,茶叶种植如何发展起来?茶叶如何送出去?这些问题都是村干部们最头疼的事情。“2003年,有业主流转800亩土地种植茶叶,后来业主退出了,但茶树留了下来。”公坪村村主任赵玉庆近日告诉记者,“当时很多村民都想把茶叶种好,以此来增收,但苦于村里道路、基础设施等条件限制,茶产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2006年初,村“两委”多方筹集资金90余万元,硬化3米宽、8公里长的村主干道。2016年,又加宽4.5米的村道4公里。截至目前,公坪村水泥路硬化总里程达到了53公里,覆盖率达到92.7%。同时,村“两委”还积极争取土地整理项目,修建了100立方米的蓄水池10口,修建生产便道3条约2500米,整治旧机耕道3000米,新开辟机耕道5000米,修U型槽6000米,土地整理530亩。道路及基础设施条件的逐步改善,进一步增强了公坪村发展茶产业的信心。
多方助力茶产业发展
致富道路打通了,产品如何提高品质?如何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村“两委”又开始思考起来。经与业主多次座谈协商,2007年,通过土地流转,村里种植了1500亩安吉白茶。如今,公坪村已发展安吉白茶种植面积3000亩,并且成立乐山玉芽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及沙湾鸿盛茶叶专业合作社,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企业经营模式。
引进公司后,村民每年不仅有土地流转的收入,还能在茶园务工,采茶季每天采茶能有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收入。“现在村民们的收入比以前多了,大家发展茶产业的积极性都很高。”公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德财说。
由龙头企业带动“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引领着村民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到2017年底,公坪村又新增公坪村经济合作社、欣怡种植业合作社,茶叶种植面积也增加到了4500余亩,并在绿茶、安吉白茶的基础上引进奶白茶、黄金茶等品质更好、经济价值更好的新品种。
小茶叶带来大变化
钱包鼓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及住房条件也在不断改善。目前,公坪村正在修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预计于今年9月完工。届时可为村里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整洁、安全的住房。“安置点将建设成为集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医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聚居点,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王德财说,“茶叶不仅让村民增收,还切实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
通过种植茶叶,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还有公坪村村民王春秀。今年,她新种植了7亩安吉白茶。“以前种了一些绿茶,今年又新种了安吉白茶,明年就有更多茶叶可以卖了。”王春秀告诉记者,“今年鲜叶的价格很不错,估计明年卖价也不低,现在我对种植茶叶充满了信心,生活特别有盼头。”王春秀说,现在门前的水泥路平坦整洁,居住的房屋稳固又安全,日子真是有了大变化。
新闻推荐
山高坡陡,全村海拔从800米到2000米,是省定贫困村——金口河区金河镇曙光村的客观条件。从2015年规划起步实施开始,“一...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