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疾控大讲堂
“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商店里的必备物品就少不了碘盐,老人常说的“多吃海带能补碘”伴随着我们成长。但为什么要补碘、碘缺乏又是怎么回事却很少有人明白。
5月15日是“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为提高市民对“碘”的认识,了解碘缺乏病的危害,近日,记者采访了乐山市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所负责人董强,请他为大家解读如何科学补碘。
1
乐山属于碘缺乏地区
董强介绍,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实质上属于微营养素营养不良,主要发生于特定的碘缺乏地理环境,其危害主要是损伤婴幼儿的脑发育从而影响人口素质。
比如,长期生活在碘缺乏地区的妇女会因为碘营养的长期不足,导致体内碘储备不足,一旦怀孕,胎儿便会碘缺乏。其中,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和亚临床型克汀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特征)是碘缺乏对儿童最严重的影响。此外,缺碘还会导致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等,妇女和儿童是碘缺乏最主要的受害者。
“乐山市属于碘缺乏地区,因此,适当补充碘盐是身体必需的。”董强说,在阻碍智力正常发育的因素中,碘缺乏是最明确的可预防因素。因此,持续适宜的补碘,能成功预防碘缺乏所致的儿童智力损伤。其中,碘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安全、有效、经济、方便、持久,是预防碘缺乏病的最好措施。
2
“盐”花缭乱需正确购买和使用碘盐
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食用盐让人眼花缭乱,如何科学选择,董强认为,首先应该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碘盐,须看清其包装和碘盐标志;碘盐要妥善保存,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避免高温影响;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做到随吃随买;为防止碘丢失,烹饪时不宜过早放入碘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避免用碘盐爆锅或长时间炖、煮,以免碘受热失效而失去补碘的作用。
此外,按照我国《食用盐碘含量》的国家标准,1克盐中含20微克、25微克、30微克碘三档水平,各省市会有差异。按照每日120微克的碘摄入推荐量,控制每日4-6克盐,就能够保证碘的补充。
但需要注意的是,碘盐也非人人适宜。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患者中的少数人,因治疗需要遵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但由于目前比较难买到无碘盐,有需求的市民可通过爆炒的方式,给加碘盐去碘。
至于市场上常见的低钠盐、加钙盐、加锌盐、加硒盐等,则并不如“传说”中那么神奇。比如,低钠盐实际上就是在加碘盐或无碘盐的基础上,添加了氯化钾,对于需要控制钠摄入的人比较适合,但这类盐味道较淡,口感欠佳。而加钙盐、加锌盐、加硒盐等自带“营养”的盐,受人体每日盐分摄入的限制,其补充的营养量对身体并没有太大影响。“因此,只要我们能够经常吃合格碘盐,就能保证我们的碘营养,不需要额外再吃含碘保健品和碘强化食品。”董强说。
小贴士>>>
生活中,这些食物也含碘
除了长期适量地食用碘盐外,日常饮食中海带、海鱼、蛤干、干贝、紫菜、海蜇等海产品含碘量较高,其中海带含碘量最高,其次为海鱼及海贝类。陆地食品以蛋、奶含碘量较高,其次为肉类,淡水鱼含碘量接近或略低于肉类,植物的含碘量最低。
不同人群碘的推荐摄入量是多少?
0-3岁为每人每日50微克;4-10岁为每人每日90微克;11-13岁为每人每日120微克;14岁以上为每人每日150微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为每人每日250微克。
记者 戴余乐
新闻推荐
特警现场表演刘跃平摄本报讯(记者张力)为贯彻教育部、公安部关于组织开展“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平安校园行”主题宣传活动的安排和部署,5月4日上午,乐山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一大队到乐山市实验...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