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大学任教的儿子给我发微信:“有时间,推荐你们去电影院看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之前夫人在微信朋友圈已经看到儿子对这部影片的简要评价。夫人打电话订了两张晚间的票。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印度全国摔跤冠军为了实现心中未能实现的梦想,强迫自己两个女儿练习摔跤,孩子在残酷的训练下,没了美好的童年,但最终在62个英联邦国家参赛的背景下,在半决赛战胜世界冠军,在决赛最后一秒逆转从未战胜过的澳大利亚选手,让印度国旗升起,让印度国歌高奏。影片中的内容完全取材于现实中的真人真事。电影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我们夫妻,当主人公艰难战胜强大的对手,勇夺金牌的那一刻,我们情不自禁热烈鼓掌。
也许其他观众会激动,但不会像我们夫妻这样激动得潸然泪下,因为,影片中那两姐妹清晨长跑的情节,我儿子经历过;双摇跳绳、仰卧起坐等等身体素质的训练,那是我儿子每日的功课;甚至电影中爸爸把女儿扔到河里的情节,我儿子也“享受”过,并且是在他的腿被水下钢缆划了一寸多长的口子鲜血直流的情况下,我“残忍”地不准他带游泳圈,自己游回两百多米宽的岷江对岸……与电影还有一个很相似的情节。乐山市第二届运动会男子乒乓球单打决赛,是在儿子与他的好朋友刘靖之间进行。之前省队发出邀请,乐山就我儿子和刘靖两人,但我夫人坚决不让儿子去,而那时四川省队的教练,我也不太认可。刘靖到省上已经训练一年,技术突飞猛进,而我儿子转向攻文化学习,已经近一年没训练乒乓球了。决赛前,我把儿子叫到场外,我对他说:你现在的水平已经不如对手,但比赛比的不仅仅是技术,还要比谁的心理强大。你的对手的父亲以及教练要求他必须拿下冠军,他的心理压力肯定大。你已经连续打过乐山市四届冠军了,也打过省新苗杯冠军,放开打就行了……果然,对手重压之下,心态失衡,首局8比21败北,但在老道的杨俊安教练指导下,第二局对手渐入佳境,双方打得很胶着,从1平咬到20平,最终儿子凭借强大的心理优势,24比22获胜。至今我还保留有儿子在第二届乐山市运动会夺冠的录像,至今我还保存有儿子赴日本访问比赛,日本的《读卖新闻》报纸上刊登的我儿子比赛的一张照片,至今保存了他当年参加四川省第四届青运会夺得男子团体和男子双打两块银牌,男子单打铜牌(半决赛负于成都队后来的世界冠军邱贻可),以及获得青运会四川省体育道德风尚奖的照片,至今我还保留着儿子参加全国南北赛区总决赛和当时天津的郝帅(后来的著名国手)对垒的照片……电影中的那位爸爸培养女儿实现了为国争光梦想,现实中的我没能让儿子在乒乓球运动项目上走得更远,但两位父亲为国争光的强烈渴望如出一辙。
10多年后,在中山大学读书的儿子为此事写过一篇《我与父亲的战争》,不仅上了《四川文学》,上了《读者》,还被《散文》杂志评为了当年全国最佳散文之一,被全国许许多多的高中作为范文教学,甚至有的地区将该文列入阅读考题文章。我回应儿子了一篇散文,也被《四川文学》和《读者》刊用,为此,我们父子两次被中央电视台邀请,在和晶主持的《实话实说》和劳春燕主持的《大家看法》上镜,上海的《新民晚报》全文刊登了《实话实说》40多分钟的节目内容……
儿子后来不打乒乓球了,但对童年少年的艰苦训练记忆犹新,他今天看电影深有感触,千里之外他的父亲看电影也同样感触良多。我想,今夜我们父子俩会想很多很多……
新闻推荐
□刘昌宇天地思亲师散文集《人间草木》汇萃汪曾祺先生一生恬淡智慧的经典之作,集中代表了先生四十多年文学创作的思想精华,从容淡泊的文字勾勒着世间一幅幅宁静安祥的和谐图。本次...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