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闹欢快舞蹈《中国歌最美》后,五通桥区第一批脱贫户代表,来自五通桥区牛华镇星火村的唐树清率先站在了演讲台上。满头花白头发的他因妻子患病,儿女年幼,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而维持一家4口生计的仅仅是0.9亩土地里种出的农作物。了解到唐树清的情况后,当地村组干部主动找到他,通过层层审核将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送技术、协调土地,在镇、村帮扶责任人的关心下,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唐树清学会了种植辣椒大棚种植技术,还建起了近10亩的辣椒种植园,患病的妻子在病情稳定后发展起鸡鸭养殖,2016年,唐树清率先摘帽脱贫。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农禁不住感慨万千:“我们农村人不太会说话来表达感激之情,但我们知道只有不辜负党的好政策,自立自强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才是对党和政府最好的回报。”
这浓浓的感激之情,不仅仅来自唐树清,率先脱贫的金粟镇刘家山村村民石辉美提起自家的变化,在演讲台上几度哽咽,石麟镇阳光村的陈淑华、西坝镇向阳村的陈星华、蔡金镇永镇村许淑明还有冠英镇的杨海林,都有说不完的感激话。
一段段肺腑之言,一段段希望之语,让整个五通桥区“感恩奋进·我的脱贫路”百姓宣讲团走进石麟镇专场活动现场人人心中激荡着一股奋发之情。
石麟镇水保村脱贫户汪云清老人是当天最早一批赶到活动现场的人,2016年和唐树清等人一样,在帮扶责任人和相关部门的关心下,他成功脱贫。
“我患病后不能劳作,每天一睁眼就要花5元钱药费,妻子身体也不好。”汪云清老人告诉三江都市报记者,“多亏有了党的好政策,帮助我发展养猪,还提供补助帮助我把摇摇欲坠的老屋重建,过年过节还有单位、部门上门慰问。去年我养的母猪下了一窝小猪仔,卖了几千元钱,这是以前种地时想都不敢想的。”
在听了唐树清等代表的发言后,汪云清表示自己很有感触,更坚定了致富信心。“只要自己努力,我觉得一定能实现我的‘中国梦\’。”
在宣讲会上,五通桥区辉山镇先家村驻村第一书记牟庆等扶贫干部也先后分享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扶贫故事。
新闻推荐
三江都市报讯(周媛丽)目前已进入插秧时节,在乐山市市中区的广大农村,活跃着一支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他们进村入户,帮助缺劳户抢时插秧。凌云乡向阳村的贫困户李启云最近很犯愁,该插秧了,可妻子身...
乐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