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地方叫图书馆,那里的书籍又何止万卷?有一群人,他们将万卷的诗书整理、编码、上架,以方便读者取阅,工作繁琐,却不因事小而倍感无味、丧气。没错,对于图书管理员来说,古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她们便是“近水楼台”读书多。
7本读书笔记她是一名阅读爱好者
一走进乐山市实验小学的阳光书吧,三江都市报记者便被眼前的干净、整洁、清新的读书环境所吸引。书吧里几张桌椅整齐地摆放着,书桌上摆满了书籍。环顾四周,书架上也整齐摆满了各类书籍。
接着,记者随手拿起一本书,发现上面都有条形码、编号、标签、盖章。据悉,这是该校书吧管理员庞伟红与两名老师,利用2015年暑假几个月的时间,一张张贴上去的。
“整个书吧里共有3万多册图书,我和两名老师轮流管理,平时工作并不繁忙。那次暑假里为书籍贴目录、条形码、编号等并输入电脑,是工作最忙的时候。”在庞伟红的手中,记者看到了两本《阳光书吧图书借阅登记表》和《阳光书吧阅览登记表》。她告诉记者,每天学生和老师到书吧借书、看书,她都需要在两张表上做好登记。
每天早上8点30分,庞伟红一到阳光书吧,便要开始打扫卫生、整理书籍,一旦发现图书坏了,她还得将图书进行粘补。新书一到,她还得将新旧图书进行轮换……每天的工作如重复的机械运动,在常人眼中乏味而无趣,但是庞伟红却乐在其中,因为她爱看书。
“到了我这个年纪,会比较注重养生,因此我现在爱看一些养生之道的书籍,也爱看文摘、心理学方面的图书。”而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是庞伟红长期养成的阅读习惯。说着,她便从抽屉里拿出一摞笔记本。7本笔记本上,不仅有剪贴的报纸,还有她亲手写的文字摘录、食品保健知识等。
“在我眼中,我的工作并不枯燥,看书让我获得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不仅让我受益,也通过传授让我的孩子受益。”庞伟红还笑着坦言,通过看书还学会了不少拿手菜。
5万多册图书她能快速为图书“定位”
与小学的书吧相比,乐山外国语学校的图书馆要大很多。一排排书架拥有6层,层层书架上的书籍整齐有序地排列着,而在每一排书架的边上,还贴着“政治法律类”、“语文、文字类”、“艺术类”等分类的字样。学生想要找某一类的书籍,便走入对应类别进行寻找。
“整个图书馆共计5万多册图书,分类都是按照中国图书馆的分类法,22类的标准进行分类摆放。”该校图书馆管理员黄春霞已工作了12年了,不仅5万多册图书由她一人进行打理,而且她还是该校建馆之初的见证人。
据黄春霞回忆,2005年乐山外国语学校建好图书馆,2万多册图书都是由专业人员进行整理上架。“那时我刚来,只负责为图书盖章,后来学校对我进行了两年的专业培养。”黄春霞说,如今从新书到位,到拆包、整理、盖章、贴条形码、磁条、图书编目、打印书标、整理上架,她对每一项工作都熟记于心,算的上是一名专业的图书管理员。
孰能生巧,12的工作经历已让黄春霞掌握了一项技能——快速地为每本图书“定位”。“学生每次找不到某本书,只要一告诉我作者或者书名,我通过图书管理系统查到该书书标,便能很快将书籍找出来。”黄春霞告诉记者,在学生中借阅较火的书籍,她不仅记得书籍位置,还会特地找来翻阅一遍,了解书籍的内容。
打扫卫生、整理书架、修补书籍……尽管乐山外国语学校图书馆是智能化操作,学生用一张卡便实现了借阅图书,但黄春霞的工作并不清闲,每天将一本本借还的书籍准确放上架便够她忙活一上午。“我比较喜欢安静,也爱好阅读,更喜欢与学生相处,从内心深处我十分爱这份图书管理工作。”黄春霞一边说着,一边将一本本图书放入书架上,放最高层的图书时还踮起了双脚。
记者 张力 文/图
新闻推荐
三江都市报讯(记者龚启文)昨(25)日,乐山影视剧精品创作采风组的专家一行来到乐山采风,游览乐山大佛、峨眉河,参观战时故宫,了解乐山历史,感受厚重文化,为乐山题材影视剧精品创作把关。国家一级导演...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