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近日,三江都市报记者走近乐山的高三学子,这是他们向记者提得最多的一句话。高三虽如高山,压力随行,但是那份学习充实的快乐,却只属于高三学生。
张嘉锵:每天第一个到教室晨读
每天从早上6点半起床,匆忙整理好后,6点40分赶到教室,乐山外国语学校高三2班文科学生张嘉锵比学校要求的7点到教室,要提前20分钟。因此,他成为了班上每天第一个到教室的学生。
一到教室,便开始晨读,以饱满的状态开启一天忙碌的学习生活。“上课就认真上课,不上课就抓紧时间分分秒秒地背书,让自己沉浸在书海里。”张嘉锵说,作为文科班,即使不上课教室也十分安静。
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有些许枯燥无味,“在厌倦无聊时,抬头看看贴在教室墙边上的励志心灵鸡汤,浮躁的心又开始沉下来了。”张嘉锵坦言,运动、晚自习后与同学到操场散散心,也成为了释放压力的方式。
“高三让自己学会静心,变得更加沉稳。高考也只剩下两个多月时间,迎来决战时刻,希望自己能扼住命运的喉咙。”中山大学是张嘉锵心仪的大学,他说目前的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了,对未来的期待也让他坚持砥砺前行。
黄培轩:耳塞成为学习伴侣
3月17日,周五,乐山一中下午4点半便下课放学了,不少同学在室外开展体育锻炼。记者在办公室见到该校高三5班文科学生黄培轩时,他正戴着耳塞坐在角落里做英语阅读。
“这个时间段比较吵,我会选择做一些不需要思考太多的作业,如英语阅读、文综的写和记。”黄培轩告诉记者,平时不爱戴耳塞,环境比较吵的时候戴耳塞以防分心,而班上同学戴耳塞学习也算比较常见。
与众多高三学生一样,黄培轩的作息安排也有规律,但自身改变却不少。“我放弃了打羽毛球、篮球、看课外书的兴趣爱好,把更多的时间都留给了学习。”作为一名文科生,黄培轩超爱课外阅读,但是进入高三后,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再也不允许自己沉迷于任何一本名著、小说。偶尔看看杂志、上堂体育课、和同学聊天、周末回家睡个大懒觉,也成为了他的放松方式。
“时间安排好了,生活有了盼头,还是会感觉过得很轻松很快乐。”黄培轩笑着说,高三要耐得住寂寞,感觉每天都有进步便有努力走下去的念头,为了心中那所人文气息浓厚的南京大学,他会坚持努力下去。
唐科宇:合理安排每一分钟
日前,记者在乐山一中见到高三11班理科学生唐科宇时,他正在向生物老师请教生物题。在周五下午放学时段,唐科宇认为此时间段比较放松,适合做一些相对简单的生物、英语、语文等科目的练习。而物理和数学,需要不断思考,他会选择在晚自习攻克难题。
目前,高三已进入二轮复习,主要是以练题为主。唐科宇每天都会把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从早自习、上课、午休到自习,每个时间段他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每天的学习生活基本包括上课、做题和自我调节。”唐科宇说,体育课、心理学课成为了最佳的放松方式,偶尔也看看青年文摘、读者等课外书,调节思维方式。
“高三学习生活虽然枯燥、紧张,但是很有意义,大家都是在奔向梦想的路上。”唐科宇说,自己心仪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校的外语系,并且离目标越来越近了,想到这里他精神饱满地开始了做题。
靳智强:至少做过200套题
乐山外国语学校高三10班学生靳智强,是该校网班的一名学生。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不爱多说,聊天中时不时笑笑,给人的感觉便是一名理科生。
与文科生不同的是,理科生更多需要不断练题,提升做题方法与技巧。在靳智强的笔下,他都忘了自己做过多少套练习题,甚至他买过的练习题比学校发的还要多。“我初步算了一下,目前我至少做过200套题了吧。”
原来,在靳智强刚上高三时,他因参加全国化学竞赛而偏移了学习重心,成绩排名并不靠前。通过后来的调整与学习,课上跟着老师节奏走,课后不断地进行大量练习,成绩一跃冲到年级前列。
作为一名走读生,靳智强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每天晚上10点放学回家后,他还会坚持学习到凌晨,但是第二天依旧能在7点10分赶到教室。在旁人看来的辛苦,却在靳智强眼中是精彩。“高三生活比原来的生活更有紧迫感,更加充实,自己也有了很大提升。”为了心中的同济大学,靳智强时刻拼搏着。
记者张力文/图
新闻推荐
企业代表在承诺墙上签名三江都市报讯(记者甘国江摄影报道)昨(15)日上午,由乐山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乐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乐山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乐山市旅游和体育发展委员会、乐山...
乐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乐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