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足而奋起,知职责而奋进。近期,我随乐山市党政代表团赴杭州、苏州、无锡等地学习考察,感触颇深,用两个词来形容:第一个词是“震撼”,第二个词是“压力”。审视自我,五通桥在工业转型、产业融合、城市建设、开放合作等方面还存在巨大差距。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他山之石,可以攻我之玉。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给我四点深刻启迪:唯有做强“大工业”才有实力,唯有建好“新城市”才有引力,唯有做精“小旅游”才有张力,唯有做大“开放经济”才有活力。我们誓要俯下身子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将学到的新理念、新思维、新做法,融入五通桥实干争先的生动实践当中。
乐山稳增长,工业挑大梁。五通桥过去是乐山的传统工业基地之一,现在是“一总部三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强工业既是对全市发展的历史担当,也是寻求自身突破的现实选择。五通桥将瞄准“打造乐山市首位工业基地”的自我定位,坚持要做就做到最高水平,高起点、大手笔规划设计工业新区;高标准、超前性建设工业新区,迅速启动“一纵一横”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建设投入7亿元,做优投资环境;高质量、低碳化引进和发展高端产业,先行启动5万吨多晶硅及2GW单晶硅切片、20万吨催化剂20万吨Y型分子筛等一批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有序推动原有企业向工业新区搬迁聚集,努力实现“三年成势五年成园”目标。力争到2021年,工业新区工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2%以上,初步完成工业转型升级。
城市具有吸引力,才有发展的希望。五通桥将大力实施冠英新区和岷江湿地公园建设,在规划设计上,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充分融入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理念;在产业布局上,重点发展文旅经济、商务经济、总部经济,加快将冠英新区打造成为乐山“产业新城”;在项目推进上,挂图作战,推进“八横两纵”骨干路网、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引进和建设学校、医院等集聚能力强的公共服务项目,年内实质性启动1个主题湿地公园建设。按照“保护、疏解、治理、提升”思路改造老城,保护古树、古街、古桥、古码头等城市印记,留住乡愁;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疏解城市空间,启动350亩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治理茫溪河和城区空气“异味”;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提升城市风貌和商业业态,增强吸聚能力,加速融入全市“半小时经济圈”。
旅游业是拉长产业链、拓展增长点的新引擎。五通桥文旅资源丰富,自然与人文兼具,传统与现代共存,基于旅游资源品质和比较优势,主打现代文旅和旅游小镇,保护性开发五通桥古镇,加快将根书、西坝古窑陶瓷、书画院、新塘沽工业遗址一系列展馆融合成“博物馆(艺术馆)群”,开展常态化和市场运作的龙舟竞技活动,形成五通桥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依托岷江老木孔枢纽,打造以水面景观、水上活动和水上体验为主题的旅游观光带。全力推动“四个特色品牌创建工程”,打造西坝旅游休闲、牛华美食文化、辉山田园风情等特色村镇,装点水乡风情,映衬现代都市魅力,尽情演绎千年盐业文明。
只有扩大开放,才能活力奔放。五通桥将坚持国际国内市场“两个并重”,着力推动高层次资本运作,支持企业再融资、并购重组和海外扩张,助力根石家企业上市融资做大做强。优化出口结构,加大技改投入和新产品研发力度,促进草甘膦、稀土、机电等传统商品出口向以草铵膦、燃油添加剂、石油催化剂为主的优势产品转变,提升高新、新兴产业产品出口比重。壮大外贸基地,大力培育出口品牌,支持企业进入“一带一路”战略“251三年行动计划”,提高盛和、福华等企业的产品全球市场份额。到2021年,企业经贸活动覆盖五大洲多数国家和地区,更多“五通桥制造”走出国门,全区进出口总额突破35亿美元。
新闻推荐
三江都市报讯(曾国超)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档升位,在新学期做到“摸清家底、找不足、添措施”,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近日,乐山市草堂高中就上学期乐山市统考成绩召开了高二年级质量分析会,要求...
乐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