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关系民生民心,责任重于泰山。近年来,乐山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食品安全法》,牢固树立“大食安”工作理念,认真落实全国“双安双创”现场会精神,在围绕打造国家级“放心、舒心消费城市”目标基础上,按照“食品安全,共建共享”的愿景,努力创新实践,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乐山特色的食品安全科学监管新格局,用“科学监管、智慧食安”保障全市人民群众和每年近4000万外来游客舌尖上的安全。
“这个机器还安逸,扫一下二维码就晓得这个肉在哪儿宰的,啥时候宰的,我们吃起就很放心了。”溯源基础在农业,源头在企业。乐山以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企业生产规范化。目前全市已建成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63个、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17个,4个县成为全省现代农业重点县。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乐山已先后将593个无公害农产品、90个绿色食品、101个有机食品、1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等重点农资产品纳入了可溯源系统,80%以上的食品企业完成了可追溯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产品从田间到餐桌、从源头到终端“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监管有依据、责任可追究”的全程溯源。
近年来,乐山市每年安排20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食品安全技术提升,全市农安、食安技术体系现代化快速推进。市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专业技术人才汇集,检测设备先进,基层站点快检、速测装备齐全。目前中心通过认定的检验参数609个,全市形成了以市级检测中心为龙头,县级区域检测所(站)为支撑,乡镇食品快检站和农残速测点为补充的“全覆盖”技术体系,每年抽检食品8500批次以上,乐山造本土食品实现了品种全覆盖,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以标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全市4777家餐饮单位实施“明厨亮造”,405家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了风险分级管理。
围绕“双安双创”,乐山市不断强化“智慧食安”打造,不断创新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效能,规范稽查执法,推进基层建设标准化,引导社会群防共治,依托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和全省放心舒心消费城市创建,利用“互联网+”,大力推进监管手段信息化、智能化,保障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可控,取得了良好效果。
刘英 文/图
新闻推荐
张英才摄于乐山城区铁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