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赵女士检查
手术前
手术后11月14日晚8点左右,家住乐山市中区绵竹镇的赵女士,在用打米机打米时,左手不幸被打米机车轮碾压受伤,随后被送往乐山市第二中医医院(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救治。经医护人员2个多小时的紧急手术,赵女士伤手的皮肤、肌腱得到修复。
“现在回想当时的情况,都还觉得心有余悸。”近日,笔者在市第二中医医院外科住院病房见到赵女士时,她脸色虽还有些苍白,但精神状态尚可。她的丈夫告诉笔者,“这一切来的太快了,从受伤、到送医院、做手术,我们都像懵了一样。全靠医院医护人员帮我们安排、处理,真的很感激他们。”
目前,张女士受伤左手通血良好、无感染。
事发——
灯光昏暗,不慎将手卷入打米机
据赵女士丈夫介绍,事发当天晚上,一家人吃过晚饭后,他和母亲在客厅里看电视。而赵女士则回到谷仓,准备将剩余的一些稻米打完。
冬天,太阳下山早,不到晚上8点,外面天就已经黑尽。再加上谷仓只有一盏昏黄的白炽灯,视线非常不好。“当时,我还给她说,要不就明天再打米,晚上又看不见,不安全。”没想到,话音刚落下一会儿,意外就发生了。
晚上8点左右,也许是有些疲劳,再加上光线不好,赵女士把稻米倒入打米机漏斗后,左手不慎放在机器皮带上。机器启动后,飞速旋转的皮带一下就将赵女士的左手死死“咬”住,并向里撕扯。
“当时,听到谷仓传来一阵惊叫,我就知道出事情了。赶紧跑到谷仓,便看到老婆的左手被打米机绞住了,血肉模糊,地上也全是血。”赵女士丈夫说道,立即,他将打米机关闭,并拨打了120电话。十多分钟后,市第二中医医院的急救车开了过来,将受伤严重的赵女士送往医院救治。
救治——
显微技术,帮助残肢修复重建
经过门诊检查,赵女士初步被诊断为左手碾压伤、左手背皮肤软组织逆行撕脱伤、左手血管神经肌腱损伤。简单来说,就是整个左手皮肤全部被撕裂开,皮下组织和肌腱都露了出来。像这种情况,必须立即进行手术。随即,医护人员通知了医院总值班室,并紧急召集手术医生组,安排麻醉、手术室等。
“我们到医院后,通过再次检查,发现赵女士不仅外伤严重,伤口处还沾满大量的谷灰,污染严重,不排除有感染的风险。”市第二中医医院外科主治医师刘伟星谈道,这就要求,手术中必须做好清创工作,否则后续皮肤、肌腱的修复都将成为问题。为此,手术组充分评估赵女士患处伤情,并经反复讨论研究后,决定为其实施坏死皮肉切除术和显微镜下外科修复术。
在精细的显微手术器械及缝合材料帮助下,手术组专家们将赵女士受伤左手的神经血管一点点进行修复。2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赵女士的左手终于保住了。“目前,赵女士还需留院再观察一段时间。后期如果恢复得好,赵女士的左手功能将恢复正常。”刘伟星介绍说。
提醒——
农忙时,需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意识
现如今,随着农用机器的普及,像赵女士这样被机器绞伤的患者不在少数。特别是农忙季节,更是务农者受伤的高发期。
“一旦被农用机器伤害,后果相当严重。”刘伟星谈道,轻则,可能伤及神经、血管、肌腱、皮肤受损;重则,整个肢体毁损,严重影响将来生产生活。并且,即使现在医学技术发展快,能较好地处理这类伤情,但部分患者仍需要数次手术,才能结束治疗。
因此,建议大家,在务农过程中,要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意识,规范器具作业程序;发生意外后,不要慌乱,应快速切断电源或将机械熄火,并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展开救援,将伤害降到最小。
相关链接——
显微技术,手足伤患者福音
据了解,随着显微镜技术的不断深化发展,显微外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足外科专业中。医生可借助于手术显微镜的放大作用,使用精细的显微手术器械及缝合材料,对细小的组织进行精细手术。
如修复手部外伤,重建神经、血管、肌腱;按手指缺失再造,指端缺损再造;软组织缺损、溃疡、股外露的皮瓣转移和修复;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手肌腱断裂、缺损和转运功能障碍显微外科修复;手足部感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四肢血管、神经、肌腱损失的修复和重建;手指切除术和并指分离,先天畸形矫正;四肢(指)骨折的内外固定等。
“接下来,我们还将选派科室骨干人员,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继续深化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并扩展新技术、新业务,以进一步提高创伤急救能力,为地区患者服务。”市第二中医医院外科主任说道。
戴余乐 文/图
新闻推荐
小朋友学习做蛋糕学校供图这里是孩子们的世界,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世界;这里是孩子们的摇篮,一个憧憬梦想的摇篮。这里的孩子很快乐很甜蜜,这里的老师很亲切很有爱——这里就是市中区土主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