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马边新闻 > 正文

笋山“淘金”

来源:三江都市报 2017-09-14 08:28   https://www.yybnet.net/

采笋累了,就坐在大石头上休息、交流步履维艰妇女是采笋“军团”的主力军饿了就用方便面充饥箩筐盛满笋子笋农拾柴回到“帐篷村”严出妈尔开办的“食堂”笋农李梅平均每天能有200多元的收入初秋,马边彝族自治县大竹堡乡大王山林场的天然竹林郁郁葱葱,林下一笼笼秋笋拱土而出。当地4500余名采笋人纷纷涌上笋山,用艰辛的劳动付出,采笋挣钱。

9月6日,在大王山林场鹿儿池一带,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山间空地上,采笋、收笋人来人往,用白色或者黑色塑料布搭建的帐篷紧紧相连,山坳间连绵数里星罗棋布“帐篷村”,大大小小有1300个帐篷。帐篷里,毡布铺在潮湿的山地上就是床,而棉被、床单、锅碗瓢盆一应俱全。自8月15日开山以来,上山打笋的笋农要在这样的的“帐篷村”生活1个多月。

“今年的价格不错,平均一天能有200多元的收入。”笋农李梅半个多月的时间已经靠采笋挣到了4000多元钱。

“根据市场行情,我们有时候收1.4元/公斤,有时候收1.5元/公斤。”收笋人李曲一平均每天要收5000公斤笋子。

严出妈尔的丈夫在山上采笋子,她则在“帐篷村”开了一家小食堂,为8位笋农做饭,每人1天10元。还有一些专门做小生意的,不用下山就可以买到香烟、米、面等。

笋山就像一座宝库,当地的彝汉同胞在这里“淘金”。马边秋笋季,能为笋农带来人均5000多元的收入。大自然的馈赠让笋农的钱包鼓胀起来。陈柯江 文/图

新闻推荐

马边支教“三人行” 绍兴教师夫妇带上女儿到彝乡

贺伊娜在工作中新学期开始,马边彝族自治县迎来了一次特殊的“三人行”——来自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的贺伊娜老师带着丈夫和女儿,带着对马边教育的关心,把越城教育先进理念和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

马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马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玉米丰收了2017-08-15 00:00
猜你喜欢:
科技指导水稻丰收2017-08-29 08:05
评论:(笋山“淘金”)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