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何锐付小惠
寒意渐浓,10月27日,位于犍为县岷江边的四川川南减震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南减震”)生产车间内却是一番火热景象:在后减总装车间里,整齐排列的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行,摩托车减震器成品源源不断输送出来,工人张开秀和工友们一道,正将减震器打包装箱。张开秀告诉记者,他们每半分钟就能装好一箱。
“这批减震器将直接出口印度尼西亚。”总装分厂厂长宋兴斌说,复工后,公司想方设法满足客户订单需求,原本是汽车运输的订单,如果客户急需,公司就采取航空运输。“为全力确保生产进度,公司还将行政人员安排到车间,紧邻生产线办公,为生产人员节约来回跑动的时间。”
川南减震有着40年的生产历史,是国内摩托车汽车减震器行业的“龙头”企业,连续十年占据行业产销量第一,在“8·18”特大洪涝灾害中,公司受损严重。“此次洪灾中,公司的设备、设施各类物资全被淤泥覆盖,今年新投产的全自动汽车减震器生产线也全部受损,公司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元。”公司副总经理余琼容说。
“半个月必须复产!”为了紧紧抓住客户和订单,川南减震提出半个月复产的目标,并以此倒推日程,拟定清淤、设备抢修、零件清理等各项工作推进计划,每日检查推进结果,900多名员工全员上阵,主动投入复工复产。此外,公司还建立了客户群,每天向客户汇报复工进展,加强与客户沟通,得到了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等采购商的信任和支持。
灾情发生后,犍为县经信局发出企业互救行动倡议,协调各类抢险救灾器具、车辆支援川南减震,协调银行对川南减震新增救灾融资4000多万元。灾情发生一周后,川南减震收到来自保险公司的500万元预付赔款,这也是灾情中全市首笔企业财险预赔款。在省、市、县各级支持下,川南减震的复产之路加快提速,经过半个多月的奋战,公司于9月7日成功实现复产。
“洪灾后,公司没有丢失一个客户,目前产能已经恢复到灾前水平,洪灾中欠下的订单正在继续完成,新的订单也在不断增加,预计今年销售额可达4.5亿元。”余琼容说。
10月27日凌晨,沉寂了70天的四川乔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燃起了灾后的第一炉火。看着复工后的第一批保温砖即将“新鲜”出炉,公司副总经理赵正俊紧绷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洪灾中,公司厂区的2000吨砖胚和进口机械被泡损,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余万元。作为全省最大的保温墙体材料企业之一,乔丰的车间采用了多项自动化设备,这些设备泡损后修复难度高,复工复产难度不小。
“灾情发生以后,公司全体员工奋战复工复产,积极进行清淤、窑体维修和电器修复,县经信局等部门也积极协调解决困难,帮助我们一起打赢复工复产硬仗。”赵正俊说。
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是县域经济恢复的重要支撑。“8·18”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犍为有28%的工业企业受灾。为推动工业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犍为县经信局主动当好“服务员”,积极为企业协调电、气、水等供应,通过建立驻企服务员制度,“一对一”帮助26户企业解决消淤、保电、建材采购、保险理赔等问题;动员全县工业企业开展行业互救,统筹整合40余台车辆、240余人、400余万元救灾爱心资金,帮助困难企业复工复产;组织开展各级银企对接会3次,帮助企业融资贷款5300万元,促成6户企业达成贷款意向;结合“十四五”规划,包装储备37个总投资46亿元的灾后重建、技术改造、产业园区类工业项目。
一项项服务举措有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犍为工业企业陆续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目前,犍为全县33户受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实现应复尽复。
新闻推荐
李嗣沆垂杨夹岸水平铺2,点缀春光如画图3。烟火万家人上下4,风光应不让西湖5。注释1、五通桥在乐山城...
犍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犍为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