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何锐 尹瑶
初夏时节,犍为县石溪镇联盟村的李子、桃子、西瓜等水果陆续成熟。6月14日,记者在联盟村看到,上千亩地里瓜果飘香、荷花满塘……慕名驱车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络绎不绝,乡村旅游风生水起。
但就在4年前,位于石溪镇集镇后山的联盟村,因芭石铁路横穿境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村组道路还没有硬化成水泥路,村民出行全是泥巴路、机耕道,生猪卖不出去,材料运不进来,生产生活极为不便,更别提发展产业。全村12个组1345人,有贫困户57户156人,属县列贫困村。
如何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2013年换届后的村两委班子集思广益,成立专业合作社,引进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带领百姓共同致富。2015年,村党支部书记卢友洪带头集资,48户农户与业主联合成立犍为县平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连片流转土地1100多亩,涉及200多户600多人,发展多种特色农业产业,带领联盟村走上了产业发展道路。
“合作社现在种植了茶叶950亩,已投产300亩,同时间种李子120亩、桃子200亩、核桃200亩、猕猴桃40亩,另外还种植了40亩西瓜,以及樱桃、柠檬、柑橘和栀子花、荷花、牡丹等经济作物。”卢友洪说,有了合作社,现在的联盟村大变样,一年四季花果不断。
合作社不光改变了村容村貌,也让村民们得到了实惠。每年光土地流转的租金就是30多万元,合作社基地还长期聘用工人60余人,大部分是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特别是老人或妇女,能就近在合作社务工挣钱。除草、松土、施肥、采茶等相对轻松的农活,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务工家庭两不误,干得好的年终还有考核奖励。
瓜地里,联盟村七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文珍,正跟其他村民一起采收西瓜。她和丈夫王泽培不仅把家里的土地流转出来,还固定在基地务工,每年收入3万多元,加上土地流转费2000多元,成为该村引进合作社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以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下来看不到几个钱。现在我们在合作社务工,家里还养了猪,靠自己劳动脱了贫。”说起家里的变化,刘文珍喜上眉梢,“去年我做白内障手术,政府补助了一万多元的治疗费。国家有这样的好政策,我们自己更应该加油干,把日子过得更舒坦!”
流转土地,收租金;就地务工,有工钱;参加合作社,年终还有分红……在联盟村,“联盟”带来生机和朝气,也带来了“财运”和“钱途”,越来越多的村民要求入股合作社,共享发展红利。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里还发展起了两个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00余亩,从事中药材和水果种植。
政策兜底、产业带动、基础支撑……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村组道路已经硬化4.7公里,即将完工的石溪至三井旅游环线公路,将把联盟村与嘉阳小火车、桫椤湖等景区串联起来。
“借助紧邻嘉阳小火车的优势,我们还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办农家乐,搞休闲、露营、采摘、赏花、垂钓、烧烤等项目分流客源,把嘉阳小火车的游客引上山,沐岷江清风、赏航电风光、听火车汽笛、摘生态水果、品农家小吃、享自然生活、体验农耕文化……通过系列观光生态农业,让联盟村的农民真正富起来!”谈起未来发展,卢友洪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做深做细服务工作 为广大考生营造一个安静 温馨 舒适 平安的考试环境
考生笑对高考记者祝贺摄本报讯(记者方方实习生唐诗敏)昨(7)日,2018年高考正式拉开帷幕。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市委常委、...
犍为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犍为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