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李白名作《望天门山》
遥望天门山 追忆李太白
李白一生诗作无数,《望天门山》是其年轻时的名作之一,风格飘逸、豪放,呈现在后人面前的是一位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年轻人。
望天门美景,留千古佳作
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风华正茂,和所有年轻人一样,他也想到外面去闯一闯。一切准备就绪后,李白告别了昔日的好友,乘舟沿长江出了天府之国。小船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在视野中,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
船至下游,江面开阔,水流平缓,李白独坐船头,饱览两岸美景。忽然,他的视线被远处的两座山所吸引。这两座山是何等相似,仿佛被长江从中间劈开,劈成了隔江相对的两半。船家告诉他,这两座山一个叫东梁山,一个叫西梁山,统称天门山。“天门山,好一个大气的名字,真如一道浑然天成的门户。”李白暗暗称赞。再看眼前的降水,竟然不可思议地来了一个大回转,向北折去。把“东流”变成了“北去”。江边上,两座青山隔江相望,挺拔威严。
此情此景,李白又何曾见过,一时诗兴大发,一首《望天门山》油然而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入选中小学经典诗作
陈俊是马鞍山二中实验学校的一名年轻的语文老师,他平常喜欢诗词歌赋,尤其是诗仙李白的诗词,常常是信口拈来。
作为一首反映马鞍山地理风貌的诗,《望天门山》不仅传诵千年,还登上了语文课本,成为中小学生们读书学习的课文。据陈俊介绍,《望天门山》是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三年级教材的重要课文,江西省则安排在九年级,像《中学生阅读(高中版)》、《高中语文课外阅读宋词名作精选》、《宋词三百首》等供中学生阅读的课外教辅用书中提到的则更多。
对于这首诗入选语文教材的意义,陈俊觉得意义深远。他说,这首诗影响了一批批中小学生,几乎每个人都能随口吟出。当很多学生在课本上读到这首诗时,他们也会由此知道了安徽,知道了马鞍山。
借山、借水抒豪情
陈俊说,每次读《望天门山》感触都很深刻,全诗以“望”字统领,加上了诗人奇丽的想象。天门山,由东西梁山夹江对峙,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在作者笔下,长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有意为它打开门庭。
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在诗人眼前,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祖国山川的雄伟画卷也仿佛展现眼前,面对这样的大好河山,谁不想成就一番事业?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晚年经历‘安史之乱’,穷困潦倒。”陈俊介绍说,作为李白年轻时的诗作之一,《望天门山》风格飘逸、豪放,呈现在后人面前的是一位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年轻人。记者 王永霞
新闻推荐
乐山大佛佛脚平台进水刘慧摄转移群众市中区委宣传部供图连夜奋战市中区委宣传部供图抽排积水记者白建伟摄救援现场五通桥...
夹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夹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