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夹江新闻 > 正文

传承历史 勾画未来夹江:打造藏羌彝走廊上的明珠

来源:乐山日报 2018-11-11 06:43   https://www.yybnet.net/

体验夹江手工造纸沐川草龙制作夹江千佛岩■记者 宋雪 文/图

11月初,来自四川、甘肃、云南、青海、西藏、贵州、陕西7省区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因为一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发展理论研讨与工作推进会,汇集到西部瓷都夹江。发布行动计划、授牌示范园区、开展学术讨论、实地参观考察……为期2天的会议,不仅坚定了7省区携手合作的信心,更坚定了藏羌彝文化“走出去”的决心。

作为全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辐射的重要区域,乐山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而夹江,也凭借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竹纸制作技艺”和“夹江年画”等,吸引了此次参会专家学者的关注。接过“四川省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园区”沉甸甸的招牌,夹江持续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繁荣兴盛,“三步走”的规划才刚刚开始……

一场会议

藏羌彝文化牵手“走出去”

11月1日至2日,由四川省文化厅和乐山市政府主办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发展理论研讨与工作推进会在夹江县举行。会上,四川、甘肃、云南、青海、西藏、贵州、陕西7省区正式成立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对外发布《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夹江倡议》,迈出互联互通、共享发展的一大步。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这一重大区域性发展战略的概念由四川省率先提出,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2014年,国家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联合印发《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从国家层面强调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重要性,如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已经成为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这是一条从雪域高原到热带雨林,涉及多个民族、涵盖不同地形特点的文化与地理廊道,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层面的区域文化产业建设带。”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范建华指出,合作建设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建设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省已采取多种举措、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藏羌彝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文化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

为促进四川省藏羌彝文化产业发展,11月1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夹江正式发布,提出未来3年,四川省将充分发挥成都的枢纽作用,以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为核心,辐射绵阳、乐山、雅安、攀枝花等地区,重点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工程、文化创意精品工程、市场主体壮大工程、市场要素优化工程、文化品牌传播工程5大工程。

而为了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的示范性和带动性,加快建设和完善一批高起点、规模化、集约化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提升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的影响力,四川省文化厅现场为“四川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园区”授牌,此次会议举办地夹江,作为代表之一接过了沉甸甸的招牌。

一次展览

非遗文创产品齐聚夹江

夹江县城西2公里的漹城镇千佛村,“四川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园区”的授牌仪式刚刚结束,园区里,由四川省文化厅和乐山市政府主办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文创产品展正在举行,吸引着专家学者以及市民游客的目光。

走进展区,四川文创馆、乐山文创馆、彝族服饰馆、藏族唐卡馆、羌族刺绣馆、藏羌彝文献馆等12个展馆依次呈现在眼前。针法精细、图案多样的藏羌织绣,制作精良、惟妙惟肖的沐川草龙,色彩丰富、风格凸显的彝族服饰……来自9个市(州)的48家参展单位,现场展出了千余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元素的文创产品,让参观者不停拍照合影、流连忘返。

作为全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辐射的重要区域,乐山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刺绣、银饰、漆器美轮美奂,音乐、歌舞、诗词多彩多姿,构成了乐山独特的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山一直都在深入挖掘非遗元素,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这次在现场,我们就展出了上百件‘乐山造’系列文创产品。”走进乐山文创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来到夹江年画馆,参观者们正兴致勃勃体验年画制作,上色、印刷,一幅简单的年画就出现在了眼前。“我亲手印制了一幅观音像,很有成就感,准备带回家好好收藏!”游客吴女士告诉记者,现场参观体验,让她感受到了夹江非遗文化的魅力。

“夹江年画馆还属于前期展示阶段,已经吸引了很多市民游客,还有上百人的学生团队前来参观游学。”夹江年画研究所所长、夹江木版年画非遗传承人张荣强告诉记者,随着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发展理论研讨与工作推进会的召开、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文创产品展的举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汇集夹江、关注夹江,这是对夹江地方文化的一次大力宣传。

“夹江年画使用天然材料,套色要求很高,制作工艺精良,未来结合市场的空间很大。”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港,现任华南理工大学特种纸研究团队首席科学家、广东省特种纸与纸基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次来到夹江参观,他便对夹江年画产生了浓厚兴趣。“结合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园区,可以对外挖掘、推广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让我们看到本土文化结合市场进行开发打造的潜力。”陈港说。

一个契机

打造特色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

记者了解到,打造“四川省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园区”,夹江已计划“三步走”,将其建设为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集非物质文化和民族文化遗产展示、旅游观光、娱乐商贸、休闲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

一期为藏羌彝特色文化展示区,投资1.5亿元,占地200亩,目前园区建筑、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已建成12个特色展馆,此次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文创产品展便是在这里举行;二期为农耕文化产业园区,投资5亿元,占地600亩,主要将打造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区及生态湿地公园;三期为千佛岩文物核心区,投资3.5亿元,占地800亩,主要以千佛岩摩崖石刻和东风堰世界灌溉遗产工程为核心,整合一二期成果,打造综合性的5A级景区。

“夹江被授牌为‘四川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园区’,今后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结合,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张荣强告诉记者,搭上“四川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园区”的顺风车,未来的夹江年画馆也将成为展示、宣传、体验的新窗口。“下一步我们还将把年画与日常生活结合,开发出更多文创产品,让年画走进千家万户,获得真正的新生。”张荣强说。

“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上,我们将传承历史、勾画未来,架起一座沟通桥梁。”夹江县委书记龚德勤指出,未来,夹江将坚定不移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加快构建“百里文化长廊”,推动本土特色文化与藏羌彝文化交相辉映、互融共生,力争到2022年,建成4A级景区3个以上。同时,按照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相关规划,依托书画纸和西部瓷都等特色文化名片,大力开发一批文创产品以及纪念品,让文化资源演变为文化经济,力争到2022年,文化装备产业突破100亿元。

新闻推荐

省政协副主席祝春秀来乐调研茶产业做强做优企业品牌

本报讯(记者张清)10月29日至30日,省政协副主席祝春秀率调研组来乐调研,围绕推动四川茶产业做精做细深入乐山市茶企走访、...

夹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夹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传承历史 勾画未来夹江:打造藏羌彝走廊上的明珠)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