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上门为学生辅导
张建强(后排左三)与学生们在一起
万蓉(后排左二)和她的学生们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人格。因此,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才能称得上好教师。而一个人遇到好教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教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教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近日,根据《中共乐山市委办公室、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荐表扬第一届“乐山好教师”的通知》要求,按照“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的办法,经市委、市政府研究,万蓉等20人拟作为第一届“乐山好教师”表扬人选,并予以了公示。
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无论是在喧闹的城市,还是在偏远的山区,这些教师都坚守着心中一片净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
高级教师 刘杰
单位:夹江县甘江中学
教育感言:“付出真心和努力,就会有收获与回报。”
曾经的甘江中学是夹江县闻名的“老大难”学校,管理难度大,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逐步治理,如今该校已面貌一新。其中,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便是校长刘杰。
“2012年到学校任校长,一方面顶住压力,雷厉风行地推行制度管理;另一方面以情动人,以身作则,对教师们做到真诚关爱。”刘杰坦言。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刘杰顾全大局,从不计得失。从担任校长起,他便对全校宣布,在任期间自己不参与评职称、不评优秀,把更多机会让给其他的优秀教师。2016年,他的高级教师职称也是在一次次谦让后,被教师们“强行”推了上去,老师们打趣说,“你不要再占我们的中级岗位了。”
“所有老师向我看齐”,这是刘杰担任校长后提出的一句口号。每天坚持最早到校,最后离校,以率先垂范、制度约束和人格魅力,将学校建成了一个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校园。而在这背后,刘杰牺牲的是陪伴家庭和子女的时间,他的女儿从小学二年级起便是一个人去学校上学,没有父母接送。
除了担任校长,刘杰也是一名历史教师,每周6节课。坚持满负荷上课,是刘杰对自己基本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他勤于钻研和学习,与学生共同学习生活,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与好朋友。
从1997年参加工作至今,21年来,刘杰始终坚守在乡村学校,热心于乡村教育事业。用他自己的话说,“付出真心和努力,就会有收获与回报。”
一级教师 张建强
单位:市中区水口镇初级中学
教育感言:“用言传身教给孩子们作出榜样,为需要帮助的人多做一些实事,多尽一份力量。”
从1996年参加工作,张建强已在体育教师岗位上度过了22个年头。22年来,他专业能力过硬,工作认真负责,服从安排,勇挑重担,所带班级和学生多次在市、区各类比赛中获奖,所教班级体育中考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教学水平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2016年9月,张建强主动请缨,成为乐山市对口帮扶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的第一批援彝工作者。“到美姑县民族中学任教后,我主要担任5个班300多名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每周10节课。”在教学中,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认认真真备好每一节课,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体育课的练习。
除了常规教学,他还帮助学校建立起乒乓球队、田径队、男女足球队,并通过奔走联系爱心企业,解决了学校资金不足、体育器材少的难题。
体育器材更新了,业余训练也没落下,张建强的时间被训练安排得满满当当。正是由于他的辛勤付出,民族中学学生能者拉什获凉山中学生男子100米第二名,乒乓球队获县中学组男女单打冠军、男女团体冠军,男女足球队分别夺得县中学生足球赛冠军……孩子们领回了一个又一个奖项,民族中学还成功申报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此外,张建强和妻子还每年拿出8000元资助4名贫困学生,并联系身边朋友资助品学兼优的2名贫困生每人每年2000元。此外,他还发动身边的同学,一起成立星火计划助学金,资助贫困生小洛、单亲学生尔里每人每年2000元。张建强真诚奉献爱心,让这些贫穷家庭的孩子延续了读书梦。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万蓉
单位:峨边彝族自治县哈曲乡中心小学
教育感言:“我愿意用细心、耐心与爱心浇灌学生成长。”
“爸爸,我想你了!”通过微信视频,看到在外地打工、一年才见一次的爸爸,哈曲乡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萱萱有太多的话想说。站在一旁的万蓉静静地看着,露出了愉悦的笑容。
在万蓉班上,有不少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细心的她,对这些孩子尤其关爱有加。为了能让这些孩子经常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她时常利用微信视频让孩子们在办公室和在外打工的家长们进行沟通、交流,弥补孩子们爱的缺失。课余时间,她还和孩子们一起交心、玩耍,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从教18年来,万蓉以她的真诚、公平、爱心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喜爱,赢得了家长们的称赞。
在教学中,万蓉严格做到“教学六认真”,并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我常常把学生带出教室,在大自然、在劳动工地、在菜园进行实地观察与体验。”在万蓉心中,从来不以分数高低来评判学生,“我经常用励志的真人真事来鼓励他们,希望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爱生如子,让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生私下都亲切地叫她“万妈妈”。
不仅勤恳敬业,教书踏实,万蓉还敢于勇挑重担。2007年,哈曲乡中心小学首次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她主动请缨下村,到乡里最偏远、条件最差的牛马槽村小任教。每天万蓉要翻山越岭步行10公里去到村小。尽管如此,一年下来,她的教学任务从未耽误一点。2013年,她又主动要求转岗到解放村阿依园进行幼教管理和教学工作,同时兼任哈曲乡中心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在两年的幼教工作中,她主动参加各种幼教培训,不断提高自己,在2015年被评为乐山市彝区“一村一幼”优秀教育工作者。
“其实,我的学识可能比不上许多年轻老师,我只是多了一份坚持。我愿意用细心、耐心与爱心浇灌学生成长。”万蓉说。
记者 张力/文 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高速公路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暨“警保联动 服务群众”启动仪式举行警保联动 开启快处快赔新模式
启动仪式现场本报讯(记者赵径文/图)9月5日,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高速公路四支队与人保财险乐山市分公司,共同举行高速公...
夹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夹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