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千佛岩古泾口古道
夹江千佛岩古泾口古道
东风堰泽被灌区农田东风堰泽被灌区农田
东风堰沿线的聚贤街民居东风堰沿线的聚贤街民居
东风堰风光东风堰风光
■本报记者 张清 文/图
“百年古堰,泽润生民;清流碧波,万古不废。”4月初,记者走进位于夹江县境内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整治后的东风堰清水潺潺、焕然一新,流域内风光绮丽,美不胜收。身临其境,让人心情愉悦,尽享返璞归真之乐。
成功申遗 成为乐山旅游新名片
2014年9月16日,东风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目前四川省唯一一个入选的项目,是乐山市继峨眉山、乐山大佛之后的第三个世界遗产,成为乐山旅游的新名片。
东风堰原名毗卢堰,位于夹江县境内,青衣江左岸,始建于康熙元年(1662年),距今连续运行已达350余年。现为乐山市第二大水利工程,夹江县骨干水利工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目的在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的历史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继承发扬古人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服务于当代文明的建设。
业内专家指出,东风堰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建筑年代所采用的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官民共管等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上,还包括它的文化内涵。
东风堰300多年的历史中,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是政府与民间共同管理的灌溉工程。东风堰现有总干渠长12公里,东、西干渠分别长4.8公里、13公里,分干渠四条。干渠建有节水闸1座,防洪闸3座,分水闸17座及渡槽11处。流灌漹城、黄土、甘霖、甘江4乡镇48村7.67万亩农田。东风堰提灌三皇庙、三倒拐,总流灌、控灌面积达8.5万亩,为灌区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
东风堰运行至今,特别是近十余年农业综合开发,续建配套与节水灌溉项目进行改造之后,增强了渠道输水能力,营造了灌区生态水环境,发挥了抗旱减灾作用。
风光宜人 生态之美醉游人
东风堰流经夹江千佛岩石窟造像群时依山而建,穿山凿石,又被人们称为穿山堰。淙淙流水从佛像龛下隐身而过,包容共存,蜿蜒多姿,融为动静相宜的和谐整体。
夹江千佛岩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系国家AA级景区,是蜀中著名古迹之一。景区内,有千佛寺,行走在参天古树掩映下的步行道上,从寺庙传来的梵音缭绕,让人身心超然脱俗。来到望龙坪,放眼望去,悬崖绝壁之下的青衣江中,岿然不动的“龙头石”露出水面,坚守一方。水流穿山而出、浪花飞溅、惊涛拍岸,甚是险峻。有景区管理者介绍,待水位足、水压达到相应指数时,“龙头石”上的孔洞便会自动喷出水雾,异常美观。
经过古泾口古道继续往前行进,千佛岩壁石刻便映入眼帘。岩壁上有始于隋唐,延及明清的历代摩崖造像162龛,佛像2470余尊,雕刻精致,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衣纹贴体,表现出古代雕刻家们极高的艺术造诣。其中的弥勒坐佛、净土变龛、天王龛及多窟观音像龛,俱为盛唐造像的精品。岩壁上题刊的“山高水长”、“泽润生民”等治水碑刻与石窟造像并存,连同秦汉栈道等古迹遗存和人文景观,传播着几百年来的灌溉文明、农耕文化。
在景区内还可参观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该博物馆依山而建,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的百家博物馆,成为中国最具魅力的百家博物馆之一。馆内设《功垂千古》、《作范后昆》、《古泾流风》、《蔡伦纪念馆》四个展馆。现场操作表演机具、造纸工具模型、传统造纸工具、连环画、照片、造纸原材料、历代纸品等展品让人大开眼界,深刻领会到中华博大精深的造纸文化。
东风堰穿过千佛岩景区,一脉清波,蜿蜒流入夹江县城,穿城而过。繁华县城水流潺潺,两岸绿树婆娑依依,让县城充满诗情画意,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景观。
持续利用 古堰焕发出新姿
“要在做好灌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规划工作,把东风堰与千佛岩风景区紧密结合,做好规划设计,实现东风堰的可持续发展。”东风堰管理处处长文智勇介绍,从2015年10月动工建设的东风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入资金2700万元,对东风堰进行整治提升建设。目前,水下工程已经完工恢复通水,附属设施建设已近完工。
与此同时,围绕东风堰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一系列工作正在积极推动。由市水务局牵头,委托中国水科院编制中英文版《东风堰图志》,拟全面宣传东风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及其秉承的丰富水文化,现编制工作进展顺利,预计今年6月底前正式出版发行。
夹江县政府、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拟合作成立夹江千佛岩—东风堰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有效整合东风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千佛岩等资源,进一步加快乐山市第三个世界级遗产的保护利用等相关工作。现市政府正对有关工作进行研究。
由夹江县政府牵头,启动了千佛岩——东风堰打造4A级景区规划工作,并落实390万元资金,对东风堰及千佛岩部分文物和设施进行了修缮。
市水务部门正在向上争取河湖水系连通工程资金5000万元,拟用于东风堰具体建设和保护利用。
“保护好东风堰,可持续利用好东风堰,是我们长期的目标和任务。”文智勇介绍,申遗成功只是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任务,是新的起步,接下来的事情还任重道远。当务之急要做的事,就是如何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利用好这项古老的水利工程。在确保主体功能的基础上,努力把它打造成“夹江水利文化风景区的重要长廊”;在恢复东风堰主干渠的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兴建亲水平台、美化分水控制闸门、逐步建成田间生态渠系,使古堰焕发出新姿。
新闻推荐
全省首批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和标兵出炉乐山市1个集体和2名个人获表彰
本报讯(记者付小惠)日前,省委宣传部等6部门公布了2016年度“身边雷锋时代榜样——争创‘岗位学雷锋先进集体\’、争当‘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以下简称“双争”活动)第一批名单。乐山市有1个集...
夹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夹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