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明
在乐山茶博会即将召开的时候,我拜访了夹江县“和茶居”主人如菊女士。“和茶居”是夹江一所研究中国茶文化、古典文化,品尝、销售中国各种名茶的茶园。谈起茶道,如菊女士如数家珍,娓娓而谈。
如菊女士说,陆羽《茶经》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就是这一草一木一树叶,从“神农尝百草”而始,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代。从药用,到食用,再到饮用。从生羹嚼汁,到龙凤团茶,再到明太祖下令“罢龙团,唯采茶芽以进”,由此开启了六大基本茶类的篇章。
唐代诗人李白素以“酒仙”闻名,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琴棋书画诗酒茶”,古人将这七件雅事归为一处,定是因其互相之间有共通之处。世人所熟知的或许是《月下独酌》的孤寂婉约,或许是《将进酒》豪情逸兴,又或许是他的诗、裴旻的剑、张旭的书被合称为“唐代三绝”。殊不知,这位自号“青莲居士”的“谪仙人”还是位深谙茶道的品茶者。他写下了《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为之作序,不仅记载了茶叶所生长的环境、茶叶的品质鉴赏,关于茶与禅,在诗文中也可窥见并领悟。“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一杯清茶,半阙人生,把盏细品,可与天地精神之往来。
自古高山出好茶。
天下名山,秀甲峨眉。云雾仙山不仅承载了深厚的佛教文化,还孕育出了品质绝佳的峨眉山茶。“峨眉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盛唐时期,峨眉山茶便已久负盛名,并与宗教结缘,广为流传。僧人们种茶制茶,以茶静气修心,借茶参禅悟道。
今人饮茶,或为解渴,或为养生,或为交友,或为静心。无论是潮汕、闽南一带的工夫茶,还是四川民俗的盖碗茶,抑或寺院的禅茶,无关形式,无关茶品,旨在通过这一盏茶,让我们能够静下来、安住下来,抛开所有的烦恼杂念妄想,回归到心的本源,得此清净、自在、欢喜。人生失意之时,喝一杯茶,它能够带给你奋进与力量;得意之时,喝一杯茶,它能够让你保持清醒与淡然。峨眉禅林的“平常心”,便是这般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在一盏茶汤中,我们可以重新回到草木自然间,可以安放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茶所带给我们的清净与能量。
乐山这次“茶博会”的召开,是我们每个乐山人的幸事,是我们每个茶客的喜事。我们要借这个契机,弘扬乐山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发展以茶文化为主的乐山旅游事业,让乐山茶走向世界。
新闻推荐
小品《心灵的创伤》三江都市报讯(记者潘媛媛摄影报道)昨(1)日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如何让这个儿童节过得更有意义呢?夹江县歇马乡中心小学校就举行了一场精彩的禁毒文艺演出。据悉,这场禁毒文艺演...
夹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夹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