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金融服务点取款■ 本报记者 曾文 文/图
麻柳乡是夹江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昔日,这里的老百姓取钱要到临近的华头镇;如今,不用出乡,甚至不用出村,就能轻松取款转账缴费。“太方便了!”这是麻柳乡老百姓的真实感受。
3月9日,记者在麻柳乡关口村的乡村e集市看到,电脑、电视、复印机、pos机等电子设备一应俱全。老板侯贵军说,这里除了提供金融服务,还能收发快递,充话费,订车票,网购产品。“乡上老人多,离县城远,自从金融服务进村,他们取钱方便多了。”
侯贵军从小在麻柳乡长大,以前,乡上没有任何金融服务点,老百姓取钱的种种不方便,他看在眼里。2015年10月,他偶然得知乡上要设金融服务点后,向县里申请由他来经营。经过前期培训,今年1月20日,麻柳乡关口村乡村e集市正式落成。当晚,一台以宣传“e集市”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在乡上展开,目的是让老百姓了解并学会使用e集市平台。
侯贵军为人耿直、心细,刚开始,常常有村民抱着怀疑的态度来咨询他这样取钱是否可靠,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向村民解释,手把手教会他们操作流程。久而久之,他便深得老百姓信任,“回头客”也不断增多。春节期间,e集市更是火爆了一场。“取钱10万多元,存钱8万多元,网上交易2万多元,充话费7000多元,交电费2000多元……他们每取、存一笔钱,我就有1元钱的收入。”侯贵军翻出记账本,近两个月的e集市交易明细一目了然,“加上店里卖副食品的利润,有1万多元的纯收入。”
记者询问发现,这里的老百姓对这项金融服务无不拍手叫好,“不论时间早晚,只要有需求,随时支取都可以,还能账户查询、转账,太方便了!”刚取到钱的村民傅小芹喜笑颜开。
2014年12月,夹江县成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县委、县政府与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依托乡村“e集市”服务点构建“四川农信金融服务点”。夹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夹江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为契机,结合“惠农兴村”工程,探索“互联网+农村金融”发展道路。
截至目前,夹江县完成了68个e集市建设,为村民提供小额取现、充缴话费、电费,购买车票、飞机票等服务,让金融服务从乡镇延伸到村组,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和城里一样的金融服务。
夹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监事长廖克祥表示,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强化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营造方便、快捷、高效的农村金融环境,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的金融服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村民正在进行水稻直播本报讯(郑旭文/图)众所周知,水稻在种植前都会经历育秧、移秧等过程,而水稻直播却“跳”过了这些环节,在田里直接播上谷种,种子在田里生根发芽,直至收割。今年,夹江县积极探索推...
夹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夹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