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瓷业公司外墙砖生产线■ 本报记者 尹瑶 文/图
“公司研发的‘单通道烧成技术\’,解决了陶瓷窑炉不同窑段温度差异造成的色差。这项技术正在申请国家专利。”3月25日,四川珠峰瓷业公司生产线上新产品源源不断流出,公司总经理徐勇随手拿起一片瓷砖,向记者介绍起公司取胜市场的新法宝。
珠峰瓷业公司位于乐山夹江高端陶瓷产业园,去年3月19日正式进场开展建设工作。一年时间,项目一期日产2.5万平方米的外墙砖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产品质量得到大提升。公司生产的外墙砖坯体呈瓷质化,釉面更细腻,外形几何尺寸差别更小,市场定位更高。
不独珠峰瓷业公司,在夹江高端陶瓷产业园内,几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独门秘诀”。索菲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门前,每天等待装货的卡车排起长龙。“春节期间没有放假,生产线全部满负荷生产,每天至少20多辆车来装货,多的时侯达到30-40辆。”公司行政部主任张平对这样的忙碌已经习以为常。公司年产2400万平方米全抛釉地砖生产线今年1月投产,产品走俏,品质过硬是保障。张平说,公司科研人员攻克的金刚石釉面和超晶石釉面混合烧成技术,使一条陶瓷生产线能够同时具备烧制金刚石釉面和超晶石釉面的能力,而过去这需要两条生产线才能完成。
为调动公司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索菲亚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制订了灵活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予以专项资金奖励。公司还投资40万元,单独新建一条生产釉线为新产品作实验。
技术创新,企业才有生命力。近两年,盛世东方陶瓷公司已累计投资6.5亿元用于高端陶瓷项目。2014年3月年产1200万平方米陶瓷内墙砖生产线点火投产;2015年1月年产750万平方米的抛釉地砖生产线点火投产;新型生产线采用宽体窑炉、低温快烧工艺,比传统窑炉单位能耗低10%-15%,工业生产废水进行沉淀清洁处理达到零排放。“我们计划再投资3亿元,马上开工新建1条年产1050万平方米的高档陶瓷生产线。”公司办公室主任杨平珍介绍。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夹江企业主动出击谋市场,产品创新力度不断加速。总投资5亿元的金辉洁具公司,第一条生产线已于2月25日正式出产品,日产3500—4000件陶瓷卫浴产品,打破夹江陶瓷卫浴产品生产空白局面。公司办公室主任廖志荣介绍说:“我们同武汉理工大学合作成立研发中心,主要研究将夹江本土页岩资源开发应用于卫浴陶瓷方面。目前小样已经试验成功。趁势而上,公司第二条生产线将在4月中旬正式开工建设。”
打破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的困扰,四川米兰诺陶瓷有限公司在全县率先用当地丰富的页岩资源进行大规模生产。与此同时,新万兴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依托碳纤维新材料技术,将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陶瓷产品相结合,市场前景看好的碳纤维地暖陶瓷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企业主动创新、政府助力创新,夹江产业发展正坚定迈入“创时代”。为加快创新发展,夹江县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夹江县2015年创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示范县活动工作计划》,围绕产业发展,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该县财政每年设立1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对优秀人才予以奖励;对新获得国家或省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的企业给予奖励;对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成立研究中心并挂牌进行联合技术攻关,有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夹江创新驱动战略成效显著。去年底,夹江被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全县现拥有省级科技型企业13家、市级科技型企业31家;企业引进科技成果16项、转化14项、完成专利申请105件;2015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实现11.58亿元。
培育创新土壤,厚植发展优势。今年,夹江提出围绕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制造业,推动2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省、市、县级科技项目25项以上;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10项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蒋蝉)近日,夹江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了依法行政工作培训会,该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邀请了夹江县法制办相关负责人授课。授课内容结合该局工作实际,以大量翔实、生动、典型的...
夹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夹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