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夹江新闻 > 正文

偏远乡镇终于有了“家门口的银行”

来源:三江都市报 2016-03-17 15:09   https://www.yybnet.net/

麻柳乡的“e集市”侯贵军帮村民“取钱”开栏语:一条宽带,一头连接田间地头的瓜果菜蔬,一头连接物美价廉的现代工业产品,让农民朋友分享“互联网+”时代的成果和红利。2014年12月,乐山市夹江县成为首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一年多来,夹江县着力打造平台、创新模式:依托金融实体,创新“互联网+金融”模式;整合各方资源,解决了物流链上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首创“乡村e集市”,搭建“四品一标网”和“乡村易购网”本土平台,让农产品和工业品通过互联网在城乡间顺利流通。目前,数十个“乡村e集市”落户乡村,7000平方米的电商孵化园启用,夹江县正向新一轮的“互联网+”梦想阔步前行。连日来,三江都市报记者采访了夹江县电商推广现状,专访该县多位正在快速成长的电商。即日起,本报将推出“聚焦夹江电商故事”系列报道,与读者一起,透过一个个电商故事,直观了解夹江县在电商推广工作上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长期在城里居住的人,或许难以想象花二三十元车费、耗时半天才能到银行网点存取钱的情况。但在少数偏远山区乡镇,便捷的金融服务对于当地群众来说确实是一种奢望。近日,记者在夹江县采访时发现,该县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广工程,正利用电子商务网点提供金融服务,逐步解决这一难题。在该县麻柳乡,当地村民就形象地说,他们终于有了“家门口的银行”。

终于有了“家门口的银行”

夹江县麻柳乡位于县城以东42公里,属于夹江县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单边车程一个多小时。

乡场口,一间四五十平方米的临街门市,便是夹江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在该乡设的第一个服务点。门头上挂着“e集市”的醒目招牌,门市内有收银台,EPOS机、电脑和展示网络商品的大屏电视等设备,往里是一间小超市。

记者赶到时,该乡关口村村民傅女士正在“光顾”这家“e集市”。她掏出一张银联的银行卡,刷EPOS机,输入密码,完成简单的操作后,“e集市”老板侯贵军递给傅女士800元现金,傅女士掏出1元零钱递给侯贵军。

这样的“交易”看得记者一头雾水。侯贵军解释说,这是“e集市”提供的一项便民金融服务。通过EPOS机操作,傅女士银行卡上的800元转到了他的卡上,他现场交给傅女士800元现金,这样便完成了一次小额取现,傅女士交的1元零钱是酬金。侯贵军说,“e集市”用同样的原理还可完成存款操作。

傅女士说,麻柳乡人口少,乡场上没有一家银行网点。以前,该乡的人要想存钱或取钱,最近也要到邻近的华头镇办理。麻柳乡到华头镇只有逢赶集的日子才有单程票价4元的班车,其余时候,如果自己没有交通工具,只能搭乘“摩的”前往,往返需要20多元的路费,耗时两三个小时。有的业务需要到县城的银行办理,乘班车往返要花去近60元车费,耗时需要五六个小时。

今年1月20日,该乡的第一个“e集市”开张,单笔1000元以内的小额取款和存款在这里就可以搞定。傅女士的一位亲友要办喜事了,她来这里取点现金送“份子钱”。傅女士说,这个“e集市”就是“家门口的银行”,平时取些小额现金或取独生子女、农业等补贴款,再也不用跑那么远的路了。

客运司机转行做农村电商

说到乡村“e集市”,接触过它的人都说方便。麻柳乡建乡村六组的沈登金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夹江麻柳堂灯戏的传承人,已经60多岁了,他最担心的是夹江麻柳堂灯戏在他手中失传。今年初,他计划自己组织一个表演队伍,把堂灯戏融入婚庆等表演中。他想,有了经济效益,自然能吸引人来学习堂灯戏了。可是到哪里买表演道具、服装等成了他的一大难题。

沈登金的难题被侯贵军的乡村“e集市”很快就解决了。侯贵军利用“乡村易购网”等网购页面一搜索,沈登金想要的道具、服装就呈现在眼前了,还有不同价位供他选择。很快,沈登金这位之前连网购是什么都不明白的老人在“e集市”通过网络就采购齐了所需的道具和服装,并且比预想的价格要便宜一些。

“我之所以开乡村‘e集市’,就是冲着它能方便乡亲。”侯贵军出生在麻柳乡,他深知边远山区的乡亲办事不便。此前,他曾是一名客运专线车的驾驶员。去年10月份,一次偶然的机会,闲在家中的他得知夹江县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方便乡邻。

了解到农村电商有一系列的便民服务后,侯贵军报名申请到麻柳乡开办乡村“e集市”,为乡亲们带去方便。随后,夹江县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他参加了免费培训,并免费为他提供了开展电子商务所需的电脑、大屏电视、EPOS机等设备,同时,他利用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广服务中心的配货渠道,在乡村“e集市”开起了一个小超市。侯贵军说,乡村“e集市”开张近两个月来,他为乡亲办理存取款业务就达2000多笔,存取金额近20万元,此项服务深受乡亲们的喜爱。在给乡亲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侯贵军也获得了一定的回报。他粗略统计,开张近两个月来,除去门市租金,他还纯赚12000元左右,收入一点也不亚于此前做客运司机。不过令他最开心的还是自己除了能赚钱,还能方便乡亲。

故事背景:“互联网+金融”更便民

据了解,夹江县成为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后,夹江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依托省联社大平台,与夹江县人民政府、夹江仟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瓷都科技有限公司、夹江县赶场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夹江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夹江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为契机,结合“惠农兴村”工程,按照普惠金融的服务理念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入互联网金融大潮中,创新服务的方法和手段。

2015年4月,省联社信息中心抽调资源进行支付收单系统的打造,同年9月24日,四川农信网上支付收单平台在夹江县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方的四品一标网、乡村易购网成功上线,在商城平台上可为客户提供银钱在线支付渠道,并实现商城与二级商户的资金结算。为夹江模式培育构建了一条新型的支付道路,实现交易结算在夹江、税收落地在夹江的交易局面。

夹江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参与“e集市”店招的设计与制作,截至目前,已合作完成了68个“e集市”的建设,在每一个“e集市”入驻该社的EPOS终端,能够为村民提供小额取现、充缴话费、电费,购买车票、飞机票等服务,实现阵地前移,让金融服务实现从乡镇延伸到村组,让农民真正享受到跟城里一样的金融服务。

此外,为助推夹江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夹江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展全民授信工作的同时,积极发展新兴支付方式,培育农村支付习惯的改变,打造线上支付体系。

记者  欧军  文/图

新闻推荐

500件反光背心送给交通安全员

三江都市报讯(李清茂)“有了反光背心,我们自身安全也有了很好的保障,交警想得真周到”。昨(18)日,夹江县界牌镇鸣凤村交通安全员李贞德在夹江交警的帮助下,穿好刚发送的交通管理反光背心时高兴地说。...

夹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夹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偏远乡镇终于有了“家门口的银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