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省级经济开发区
美轮美奂的陶瓷展厅
陶博会吸引众多商家
乐山市夹江高端陶瓷产业园效果图(资料图片)
陶瓷生产线(资料照片)
陶瓷产品琳琅满目
来自各地的经销商详细了解夹江陶瓷产品
陶博会上展出的自动喷墨设备
企业代表听取专家发言■本报记者 尹瑶 曾文 付小惠 文/图
10月8日—10日,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省住建厅、乐山市政府主办,夹江县政府及多个市级部门共同承办的中国西部瓷都·夹江首届陶瓷交易博览会举行。三天盛会,180余家陶瓷企业、500多家经销商参展,整体布展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囊括近千规格万余花色品种的陶瓷产品,以及陶瓷原料、陶瓷机械等配套产品,覆盖陶瓷生产、原材料供应、机械设备制造等涉陶行业。外商代表纷至沓来,参展参会企业、单位达成合作意向协议总额280亿元。
首届陶博会通过举办系列论坛活动、采购大会、设计作品展等精品活动,搭建起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信息化的交流合作大平台,使得夹江陶瓷区域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也为夹江陶瓷更好地转型升级带来新视野、新启发、新参考。
新起点 夹江成全国唯一陶瓷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
夹江因瓷而兴,因瓷而名。1987年,夹江黄土镇罗华村村民点燃了夹江陶瓷的第一把火。经过28年的发展,西部瓷都化蝶蜕变,创造了令业界瞩目的“夹江现象”:截至今年三季度,该县已有上规模的陶瓷企业78家以及几十家陶瓷加工企业,共有生产线143条、148.25万平方米日产能,占据整个四川产区陶瓷砖生产线及产量的50%以上,成为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当之无愧的最大陶瓷生产基地。
但随着国内新兴建陶产区不断崛起,原本在国内建陶版图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夹江产区逐渐被拉开了距离。特别是2014年以来,在产能绝对过剩、消费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全国陶瓷行业销售形势急转直下,一批经营不善、创新不足、管理粗放的企业在市场的作用下被淘汰出局。
正如夹江明珠陶瓷董事长胡洪容所言,行业产能整体过剩、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瓷砖销售价格战日益激烈,加上人工成本和环保改造等成本不断上涨,陶瓷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加上夹江以红页岩为原料的产品长期以来都是中低档的代名词,大量来自外产区的陶瓷产品进入夹江陶瓷原本强势的市场,使得夹江陶瓷不仅没有品牌优势,甚至原来的区域品牌优势也出现了滑坡。
对此,夹江县鼓足干劲,高标准规划建设夹江高端陶瓷产业园区,强力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据夹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朱璋介绍,2014年至今,围绕“产业高端、产品高端”的转型目标,全县取缔技改了多条低档水晶砖(耐磨砖)生产线,技改新建了多条高档全抛釉生产线,累计技改生产线19条,完成投资21.37亿元,新增生产线7条,完成投资18.64亿元。出台《关于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鼓励陶瓷企业原料本土化,对使用本土页岩新建高端红坯陶瓷生产线的企业给予奖励扶持,全县生产仿古砖、西瓦的近20家企业使用本土页岩原料比例占20%以上,米兰诺公司正新建2条高档红坯陶瓷生产线……
在政府的全力扶持与引导下,夹江陶瓷产业硕果累累,陶瓷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00亿元,目前已拥有3个中国驰名商标、18个四川省著名商标和品牌产品。今年7月,夹江县政府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全国第二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工作组织实施单位,“中国西部瓷都·夹江”陶瓷产业集群成为全国37个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中唯一的陶瓷产业集群。
夹江陶瓷产业发展站上新起点。
新平台 搭建展示产品、宣传品牌重要平台
一个成功产业链的发展壮大,往往离不开博览会的展示与宣传效应。夹江曾经在全国重点陶瓷产区中率先举办陶瓷节,先后于2001年、2004年、2010年成功举办三届中国西部瓷都夹江国际陶瓷节,在业界轰动一时。
借区域品牌建设试点东风,夹江今年以更大手笔筹划举办了首届陶瓷交易博览会,着力搭建展示产品、宣传品牌的重要平台,努力打响西部瓷都区域品牌。这是夹江首次大规模地对产区企业整体形象进行的最高规格的立体化宣传与展示,也是夹江陶瓷有史以来搭建的最全面的展示平台。
据西部瓷都夹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刘荒介绍,夹江产区作为西部最大的瓷砖产区,一直以来都没有属于自己的陶博会,产区企业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声平台,一些优秀的产品、优秀的品牌难以实现更高、更大范围的传播。而由于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又导致西南、西北以及东盟、中亚等传统市场的经销商和消费者对夹江陶瓷的了解程度不高,销售半径日渐萎缩。
近年来,夹江相继涌现了三江国际陶瓷城、瓷都万象城等一大批有实力的专业建材卖场,为举办相关博览会提供了硬件支持。为了更好服务经销商,为夹江陶瓷提供属于自己的产品展示、客户交流平台也势在必行。
陶博会虽然与陶瓷节在规模上基本相当,但以市场化为导向,更突出“品牌化、专业化、信息化”,实实在在以展示夹江陶瓷产品、宣传夹江陶瓷品牌为核心,全面展示了夹江陶瓷在品牌打造、规模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此次陶博会聚集了来自海内外的经销商及专业采购商,产业链上的资源和信息在夹江高度集中,进一步强化了夹江陶瓷在传统市场内的主导地位和市场占有率,也加速了夹江陶瓷与市场的深度融合。陶博会期间,夹江收获了280亿元的合作协议,进一步证明了夹江陶瓷的市场影响力。
新万兴陶瓷常务副总经理刘梁奇表示,要拓展市场,提升品牌,一方面需要陶瓷企业自身创新发展,多出特色拳头产品,一方面也需要政府的支持推广,更多地搭建类似的交流合作平台。夹江陶瓷企业也纷纷表示,夹江政府推动陶博会的举办,有助于展示夹江地方形象和陶瓷行业形象,彰显政府对于打造夹江陶瓷西部瓷都区域品牌的坚强决心。
另据介绍,夹江陶博会与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两大国家级的陶瓷协会将支持夹江陶博会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唯一的建筑陶瓷专业博览会,将为夹江本土陶瓷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更高的平台,未来对企业来说,只要有好产品、好品牌,就一定能够借助陶博会的平台获得更高、更快的发展。
陶博会期间,线下面对面对接火热,线上平台——“淘瓷网”也正式推出,淘瓷网集线上展示交易、线下门店体验为一体,打通“线下”与“线上”市场的“任督二脉”。网站CEO尹强表示,将不断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为陶瓷企业提供完善的电子商务领域深度综合服务,逐步建成全国最大的瓷砖O2O平台。这标志着夹江产区陶瓷企业全面进入互联网电商新时代,也将使“线上陶博会”成为永不落幕的陶瓷盛会。
新蓝图 迈入打造区域品牌的健康轨道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夹江陶瓷已经从单纯追求产量、规模发展,转向追求品质、打造区域品牌的健康轨道。
而打造区域品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非一日之功,需要方方面面长期不懈的努力。为此,陶博会期间,夹江专门举办专题研讨会,邀请专家、业内人士为夹江陶瓷把脉支招,探讨未来5年夹江陶瓷产业发展规划。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缪斌建议,未来夹江陶瓷产业首先要深耕优势,细化市场,有重点地发展陶瓷品类。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产业基础是否能够满足未来的发展,这需要政府搭建研发、检测、设计等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
四川省国际合作投资促进会秘书长兼执行会长王健认为,夹江要更好的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最大程度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主动对接成都经济圈,依靠成都经济圈物流优势,借助“蓉欧快铁”,打开沿线的中亚、欧洲市场。
西南交通大学专家团队,在分析陶瓷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实施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战略,科技创新战略,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品牌带动发展战略及生态园区发展战略等五大发展战略,在“十三五”期间,把夹江建设成为西部陶瓷产业的“三大基地、三大中心”的规划意见。“三大基地、三大中心”即西部陶瓷产业引领示范基地、高端陶瓷研发与应用基地、中国重要的陶瓷专业化人才培养基地,中国重要的陶瓷产业生产及产业链辐射中心、国际陶瓷物流与交易展示中心、西部陶瓷文化中心。
……
经过首届陶博会,夹江陶瓷的发展蓝图更加清晰:高端专业陶瓷商贸平台的出现及功能的发挥,让夹江陶瓷得到集中宣传展示,品牌形象进一步升华;各种专业论坛的召开,搭建了优质交流平台,引进了产业发展新思潮,夹江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融入产业创新发展浪潮;电子商务等全新商业模式成功试水,夹江迈出拓展销售渠道的新步伐……与此同时,产业发展环境更加良性和优越,进一步推动夹江陶瓷向更高层次发展。
接下来,夹江将全面推进陶瓷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工作。具体而言,就是坚定不移地实施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产业高端、产品高端,加快提升产业整体水平,改造产业发展环境,提升西部瓷都整体创新能力,加大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规范产品品牌的应用保护,加大对区域品牌的整体宣传和推介力度。
政企携手,借势崛起,求大图强,共同打造西部瓷都区域品牌,力争到2020年,夹江陶瓷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新闻推荐
四川乐投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受夹江县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委托,拟对“夹江县职业教育配套设施(体育中心)PPP项目”进行资格预审,现发布公告如下:一、项目名称夹江县职业教育配套设施(体育...
夹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夹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