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夹江新闻 > 正文

不育苗 不插秧“懒庄稼”收成照样好

来源:三江都市报 2015-08-24 15:34   https://www.yybnet.net/

收割前,技术人员查看稻穗情况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地势相对平坦的夹江县涌现出了许多种粮大户。黄土镇罗华村的陈有洪也租了近千亩田,注册了“凯瑞农场”,加入种粮大户的行列。不过,今年才种第一季粮食的他却和以往的种粮大户不同,他种水稻不育苗,也不插秧,直接把谷种撒播到田里。在当地村民眼中,陈有洪种的是彻头彻尾的“懒庄稼”。21日,陈有洪的水稻开始收割,夹江县农业局农业技术站工作人员到现场测算:亩产583公斤!“懒庄稼”的产量竟与传统种植模式种植的水稻产量持平!

这一结果让许多按传统种植模式辛勤种植的村民有些疑惑。原来,陈有洪的农场引进了水稻直播技术,这种技术在四川还处于推广阶段,而他也是四川种植直播水稻面积最大的种粮大户。

喜获丰收“懒庄稼”的收成还不错

21日,在夹江县黄土镇罗华村六组的一大片稻田中,两台水稻收割机正在忙碌作业。两位收割机操作员、一位农用车司机、两名协助转运的工人,这便是参与收割的所有人员。而在田坎上,聚集着该县统计局、农业局农业技术站、黄土镇政府、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的工作人员及市县多家媒体的记者。原来,这片田里是“凯瑞农场”种植的水稻,种植水稻时没有传统的育苗、插秧环节,而是直接把谷种播在田里。当天,大家到这里来就是想通过现场测算,看看“懒庄稼”的收成如何。

农场的主人陈有洪告诉三江都市报市报记者,其实大家说的“懒庄稼”种法,有一个专业的名称叫“水稻直播技术”。因为是第一年采取这种方式种植水稻,陈有洪也想看看产量如何。于是,他在农场的所有稻田中,抽取了这片水稻长势中平的稻田进行测算。记者在现场看到,陈有洪的水稻和采取传统移栽方式种植的水稻有些区别。水稻的植株较矮,且稻穗较短,每穗的谷粒数量也较少,但植株要密得多。很快,一位收割机操作员收满一仓稻谷回到田边,他说凭经验感觉这块田的产量不会比传统移栽模式种植水稻的产量低。

两台收割机不间断工作了一个多小时,这片田的水稻全部收完,小型农用汽车装了整整两车稻谷。农业技术站工作人员用手持GPS终端测出这片稻田的面积为11.3亩。随后,大家回到农场的烘干场地,进一步测算产量。经称重,这片田收了8300多公斤湿稻谷。工作人员拿出专业的水份测量仪测量含水量,并用公式计算出了这片田的产量:亩产583公斤。

农业技术站负责人胡志春告诉记者,夹江县水稻的平均产量在500至550公斤每亩的水平,从测算结果来看,陈有洪种的“懒庄稼”的产量与传统移栽方式种植水稻的产量持平。得知测算结果后,陈有洪很满意,他称当天收割的这个品种叫“炳优98”,是他种植的直播稻中产量最低的品种。半个月后,他另一个品种的直播稻将收割,据他估算,那个品种的直播稻比他种植的“炳优98”的产量每亩起码多50公斤。

试水种粮头年就种了近千亩

虽然这“懒庄稼”在川内并不常见,陈有洪敢这么做也不是在打“没有准备的仗”。陈有洪告诉记者,他此前一直在经营摩托车、汽车销售生意。他看到实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后,夹江县涌现出了一批种粮大户,并且经营得有声有色。去年底,他决定将自己的经营扩大到粮食种植上。于是,他先后在黄土镇罗华村、牌坊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从村民手中承包了914亩土地。

陈有洪说,承包土地时,他都没有想到会以这种方式种植水稻。在租土地的过程中,他听朋友偶然说起,在安徽等沿海省份,许多种粮大户种水稻都直接把谷种撒播到田里,不用育苗、插秧了。陈有洪听到这话后一想,如果少了育苗、插秧环节,将省去很多人工。目前,夹江许多村民要么进陶瓷企业上班、要么外出打工,想请人来种田还真是件犯愁的事。

陈有洪随即赶到安徽省考察。他走访了当地多位粮食种植大户,得知直播水稻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需要专业的技术。不过,他也了解到直播水稻确实比传统移栽方式种植水稻节省人工、节约成本,并且产量并不比传统移栽方式差。直播水稻种得好的农户,其产量还要比传统移栽方式的产量高。考察下来,陈有洪觉得这种水稻种植方式值得一试。他还“顺便”在安徽当地“挖”回了一位技术人才——有5年直播水稻种植经验的朱昌成,把他聘为农场的技术人员。

陈有洪的想法得到夹江县农业局农业技术站的大力支持,该站负责人胡志春帮农场联系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的技术人员提供选种和后期指导服务。今年春天,陈有洪在他承包的近千亩土地上全部种上了直播水稻。陈有洪坦言,最初他心里也有些担心,但随着水稻的生长,他心里越来越有底气,当天测算出的产量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

信心满满产量还有上升空间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技术人员汤涛告诉记者,在四川,运用水稻直播技术的种粮大户还很少,种植面积也很小。目前,陈有洪是四川直播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种粮户。他说,夹江许多地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具备直播稻种植的先天条件。此外,直播稻省去了育苗、插秧环节,可以节省很多人工及生产成本。在从事农业生产人口锐减的今天,大力推广这一技术,无疑是解决“谁来种田”、“无人种田”难题和提高粮食种植收益的一个突破口。

朱昌成告诉记者,水稻直播技术在他的老家安徽应用10来年了,已比较成熟,当地运用此项技术种粮的大户也很多。这一种植方式虽然省去了育苗、插秧环节,但其平地、防草、治虫等方面与传统移栽方式差异较大,需要专业技术和经验支撑。他对农场今年直播稻的产量也比较满意。他说,这是他第一年来夹江种植水稻,对夹江的土质、气候情况不太了解。农场来年再继续种植直播稻,他的心中将更有底气,产量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他认为,在凯瑞农场种植直播稻,每亩在今年基础上增产75公斤应该难度不大。

最后,陈有洪、朱昌成等人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传统移栽的水稻种植方式,每亩水稻的成本大约在800元钱左右,而采取水稻直播技术后,每亩水稻的种植成本将降低近100元,并且不会受“请不到人工”因素的制约、也不需要采购插秧机具等。如果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这每亩100元便是种植水稻的纯利润,对于粮食种植大户来说,这一收益相当可观。

陈有洪种植“懒庄稼”初尝甜头,让他更加有信心。他说,来年还打算种直播稻,如果条件允许,他还计划扩大种植面积。记者欧军文/图

新闻推荐

西部瓷都“陶瓷盛宴”10月开席

忙碌的生产线(资料图片记者欧军摄)">忙碌的生产线(资料图片记者欧军摄)三江都市报讯(记者欧军)5日,三江都市报记者从夹江首届陶瓷交易博览会组委会获悉,中国西部瓷都·夹江首届陶瓷交易博览会将于10月8日...

夹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夹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不育苗 不插秧“懒庄稼”收成照样好)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