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成(中)与“哈拉玛”模仿秀组合(受访人供图)■本报记者郑旭
在乐山,“哈拉玛”模仿秀组合的名声越来越响,歌声不仅唱到了乐山的千家万户,成都、眉山、重庆等地也活跃着李跃成与模仿秀组合的身影。
结缘音乐
申请“哈拉玛”商标
父母都是川剧演员的李跃成,耳濡目染下,自幼酷爱音乐,喜欢吹拉弹唱,十五六岁时便在夹江县文工团登台演出。1991年,李跃成荣获乐山市第三届“峨眉杯”青年歌手大赛银奖,还曾荣获水电部优秀歌手的称号,因歌声悠扬、音清质淳,他被朋友们称为“乐山的蒋大为”。
2003年,在朋友介绍下,他有幸结识了中国著名的音乐策划人陈川,并被陈川精心策划包装的“哈拉玛”组合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让他萌生了注册“哈拉玛”商标的念头。随后,“哈拉玛”在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举办的“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中获得三项大奖。2004年“哈拉玛”一举成名,2005年走进春晚。2005年7月28日,经过两年的审批,李跃成成功申请到了“哈拉玛”商标。
有了“哈拉玛”商标的合理使用权,李跃成根据当时乐山市场专业演出组合较少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对表演艺术的爱好,决定组建“哈拉玛”模仿秀组合。李跃成担任模仿秀组合的经纪人,并对该组合进行全面包装和策划。
一篇报道
捧红模仿秀组合
“真的要感谢你们报社,没有你们,我们取得不了今天的成绩。”李跃成一见到记者,连连说着感激的话。
原来,“哈拉玛”模仿秀组合刚成立时,名不见经传,经历的各种困难与辛酸只有李跃成自已清楚。2006年,“哈拉玛”模仿秀组合引起了乐山日报社的关注,《“哈拉玛”模仿秀闪耀乐山》一文见诸报端后,“哈拉玛”模仿秀组合在乐山一炮而红,接二连三的演艺邀请接踵而至。
从此,李跃成与他的“哈拉玛”模仿秀组合活跃在乐山的各大舞台,每到一个地方,都深受观众喜爱。2006年,模仿秀组合还随乐山党政代表团去哈拉玛组合的故乡阿坝红原县慰问,惟妙惟肖的表演被当地人误认为是原版的“哈拉玛”,成为了一段趣事,也拉近了乐山与阿坝的距离。
同时,“哈拉玛”模仿秀组合还经常参加文化惠民巡回演出活动,走进乐山偏远山区进行慰问演出。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李跃成组织团队走进灾区,慰问当地的群众与师生。
9年来,“哈拉玛”模仿秀组合仅在乐山就演出了2000多场,义演上百场,前前后后有20多名姑娘靠参加模仿秀组合演出获得了可观的收入,有的还在乐山买了车、置了房。作为音乐策划人的李跃成,多次组织、策划大型广场文艺活动,丰富乐山的文化市场。
建工作站
打造乐山本土“哈拉玛”
“模仿人家的东西都那么受欢迎,为什么不组建属于我们乐山自己的‘哈拉玛\’呢?”李跃成介绍,依托四川省通俗音乐协会,新近成立的省通俗音协乐山工作站旨在发现培养乐山的音乐人才,策划一系列的民族特色活动,进一步繁荣乐山的文化创作,为乐山文旅事业发展作贡献。
“省通俗音乐协会会长是陈川,他长期从事民族音乐研究和创作,我与他既是多年的朋友关系又是师生关系。”李跃成告诉记者,陈川在培养打造歌手上是行家里手,曾包装打造了如“哈拉玛”组合、“南彝”组合、“亚丁人”组合、“天唱”组合和许多优秀独唱歌手,获得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族音乐策划大师”称号。“目前市场上彝族男子组合很多,而彝族女子组合少,叫得响的几乎没有。乐山的彝族姑娘能歌善舞,美丽动人,依托省通俗音协,乐山工作站准备包装打造一支彝族女子组合,组建乐山牌的‘哈拉玛\’。”
记者了解到,省通俗音协乐山工作站目前已汇集了7名乐山音乐界的专业人士,包括作曲、作词、歌手等。李跃成谈道,目前工作站已经在乐山举办了“民族音乐的市场发展之路”研讨会,以期为乐山的民族音乐发展鼓与呼。
“民族音乐要时尚化,音乐要市场化,特别是可以跟我们的旅游完美融合。我们乐山的风光很美,但少了一些‘活\’的东西,可以通过民族演出、民族晚会等民俗活动,让游客直观地体验感受乐山的风土人情,从而促进我们旅游业的发展。”在李跃成看来,乐山人杰地灵,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如果将音乐与市场结合起来,乐山的民族音乐一定大有可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彭国平实习生宋小睿)5月26日至27日,十届省政协副主席解洪率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一行来乐山市,就乐山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开展专题调研。市政协主席李留根,市政协副主席刘忠福,市政协...
夹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夹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