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爽
“肌细、油嫩、洁白……”咋一听这串形容词,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妙曼女子。在乐山,这些靓词不只用来形容女子,也用来称赞夹江书画纸。
夹江手工造纸始于唐、兴于明、盛于清。明代中期,夹江纸广泛用于文化教育、经济贸易,渗入到生产、生活诸多领域,康乾时期更是成为“贡纸”和“文闱卷纸”。抗战时期,夹江手工造纸年产万吨,全国之冠。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曾两次来夹江马村乡石堰村,研制出“大千书画纸”,于是,夹江书画纸便以“大千书画纸”名之,与安徽宣纸并称为“国之二宝”。
为什么夹江书画纸浸润吸水性能好,保留墨色效果极佳?妙处就在造纸工艺,从原料竹子到一张成品纸,整整经历15个环节72道工序,这与《天工开物》所记载的工序完全相符。2006年,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以夹江手工书画纸为原料的夹江年画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夹江拥有“中国书画纸之乡”称号。
目前,夹江拥有书画纸生产企业、作坊近千家,年产值2.6亿元。其中,中小学生书画用纸生产企业达30余家,产能达8万吨,足可满足全国一半的中小学生使用。今年1月8日,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夹江县“全国中小学生书画用纸产业基地”特色区域称号。
借此契机,夹江将出台相关书画纸发展规划,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一个以马村、中兴为中心的夹江书画纸生产园区、全国中小学生书画用纸产业基地和全国名家书画创作基地也正在规划之中。
新闻推荐
“底部基础”探路崛起——□宋文强帅建红本报记者王爽刘若辰作为乐山“北大门”的夹江县,有何底气延伸成都产业势能?“产品1分钟上成乐高速,1小时可抵达成都。”落户夹江经济开发区的四川新中源陶瓷...
夹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夹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