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乐山 今日犍为 今日井研 今日夹江 今日沐川 今日峨边 今日马边 今日峨眉山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今日峨眉山 > 正文

引入“惩罚性赔偿” 给文物古迹多一重保护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20-09-03 03:58   https://www.yybnet.net/

从八达岭长城到敦煌壁画、杭州西湖、四川峨眉山,我国大量文物、名胜古迹被刻字、涂鸦、踩踏。专家建议,可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让损毁者承担修复费用,以此来提升违法成本和法律威慑力。(见9月1日《法治日报》)

近年来,文旅部门、景区等针对旅游文明加强了宣传教育,也采取不少保护性措施,社会舆论更是达成越来越强的共识,涂画、践踏文物等现象虽有所减少,但远未绝迹。

一些游客之所以任性而为,主要是违法违规成本太低。一般而言,乱写乱画乱踩都是瞬时行为,不易被发现,即便被查到,也往往是承担行政处罚责任,轻则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重则拘留几天,并处几百元罚款。现实中,不少不文明游客只是被口头批评教育了事。

对于以踩踏、辗轧等方式破坏自然保护区的特殊地貌、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但在管理实践中,鲜见有关地方或部门使用该条款。

如此,就会形成一种“游客破坏,景区或文管单位埋单甚至政府埋单”的局面。这显然是不正常、不合理的责任倒挂,不利于对任性游客形成震慑效应。

如此背景下,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具有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游客不文明行为,也是侵权行为。根据侵权担责规则,侵权人应该向相关被侵权主体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有破坏行为的游客就是侵权人,无论其是否承担了行政处罚责任或刑事责任,都该承担损害赔偿、修复等民事责任。而相关景区、文物管理单位等应该依法提出赔偿要求,健全索赔保护机制,让索赔成为保护常态,让违法游客成为修复的责任主体。

保护文物古迹应打上损害赔偿的“补丁”,这有赖于立法、修法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文物、名胜古迹等的损害赔偿规则,也有赖于全社会增强文物、名胜古迹等的损害赔偿意识,形成更多共识。

用实际行动共同守护灿烂的文化瑰宝,多一种方式,就多一重保护。

新闻推荐

乐山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 乐市土矿交公〔2020〕27号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规定,经峨眉山市人民政府批准,我中心受峨眉山市自然资源局委托,将在乐山市市中区柏杨东路199号...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引入“惩罚性赔偿” 给文物古迹多一重保护)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