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乐山 今日犍为 今日井研 今日夹江 今日沐川 今日峨边 今日马边 今日峨眉山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今日峨眉山 > 正文

在旅途中,遇见一个宽阔而温暖的世界 观《只有峨眉山》随想

来源:乐山日报 2019-11-03 07:08   https://www.yybnet.net/
■紫兮

近两年,因为创作七七八八的剧本的时候比较多,所以对各种类型的剧,我都是带着学习的心态去观看。当“微峨眉”上出现第一条有关《只有峨眉山》的新闻时,我就关注着,充满了期待。

9月1日下午,导航引路,从乐山城驱车半个多小时,我便来到了峨眉山脚下的川主镇——《只有峨眉山》的演绎地。停车场停满了摩托车,花台上还堆放着待栽的花卉,花工们忙碌着,显得乱糟糟的。然而,稍一抬眼,“只有峨眉山”的外形建筑却气度不凡地在黄昏中庄严出一幅水墨画来。这,是剧组的第二次带妆试演,一切还在紧锣密鼓中,可围观拍照的游客和市民已三三两两地沉醉了。

白色碎石铺就的外景地面,老房青瓦在轻雾中忽远忽近,有素衣女子浅笑轻问,沿条石小径而走,恍若误入仙境。还没进剧场,我已被独具匠心的外景布局折服了。

好戏,已经开始。

好戏,还在后头。

因为是随拍摄组提前入场,迷宫一样的演出场景先让我“检阅”了一个遍。心里生出的感觉是:太迷宫了,完全懵圈,但期待却加了倍。

晚上7点多,演出终于启幕,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只见“云姑娘”随着空灵的音乐飘着舞着,由远而近,忽远忽近。几乎可触摸的字幕从天而降,“云海”和“人们”的对话空灵而悠远,我只记住了大概……

云海:我从空中俯瞰人间已经几千年了……

人们:请问,我们会永恒吗?

云海:会,因为我们都站在万字符上……

随着对话的渐进,“云姑娘”飘走了,舞台缓缓升起,云海之下,万字符上,众生云聚,皇帝、方丈、背夫、农人、学生、白领……虽然只能看清“众生”的大致轮廓,一些成语却在脑海里乍现:芸芸众生、千秋万代、生生不息……原来“永恒”可以这样在舞台上诠释。随着音乐的起伏跌宕,“众生”在万字符舞台上变幻着造型、姿势,像滚滚的洪流,却悄然无声。原来,“永恒”是穿越古今、跨越阶层的交织,是众生在时间长河里的生生不息……我的心被扯动了,一股微弱却带着一种力的流在身体里流淌起来。太神奇了!云之下,我看到了“永恒”。不得不猜想,内心要有多大的能量场,才能导演出这样的瞬间与永恒。

舞台是瞬间的,生灵是永恒的。万字符上,有你,有他,也有我;万字符上,有悲,有喜,也有惑。万字符,有我们的存在,有我们的看见,渺小也罢高大也罢,都是生命中的不可或缺……眼泪在不知不觉间滑落下来,而“云海”又在喊我和众生了……这时,舞台上的众生悄然消失,远处缓缓走出一位朴素的大妈和一个时尚的姑娘。“云海”的声音空灵而悠远。

云海:现在,这位老太太和这位姑娘已经准备好了她们的故事,你们要听吗?

人们:要听!

云海:那好吧,你们现在起身,走到舞台上去。

人们:走到舞台上去?那么我们也成了演员?

云海:你们不仅是演员,还是主角呢!

……

在“云海”和“人们”的这段对话过程中,在素衣女子的引导下,台下的众生,分两个部分从两个方向走向了万字符舞台。第一次置身舞台中间,在等待的时候,我忍不住这里摸摸,那里看看……

灯光亮起,万字符舞台上出现了多个场景,大妈和姑娘的故事在时光轴上轮番演绎。站在舞台中,我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那边是大妈年轻时的生活再现,这边是姑娘当下的遭遇与困惑,我不知道该看哪儿?看到这里又怕错过了那里,看到那里又被最近的场景吸引……导演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当我把目光聚焦到一个场景,而不去管其他,瞬间茅塞顿开:这不就是很多人当下的写照吗?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抓住,结果得到的却是模糊不清的“碎片”。于是,我反复咀嚼大妈说的那句话:“为自己而活,只能活成一个角落;为别人而活,能活出一个世界。”仿佛明白了导演的创意所在,这就是云海之下的芸芸众生,我们都是寻常百姓,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故事或是事故,心里有山,才能看得更宽更远,才能看清自己。

去背夫场景的过程,我在想,我,以及众多观众需要这样的“教化”吗?

我是站在较远处靠着墙看的“背夫”。故事的纵深感,结合灯光和舞美,呈现出了那种让人震撼的感觉,随着“山”中背负的脚步声、喘气声,舞台下的我,情不自禁地去摸了摸自己的后背,想想自己背负的什么?我想,这就是来峨眉山旅游看《只有峨眉山》幻境剧的意义吧。假如生活只是一路欢笑,也会笑累的吧,在泛娱乐时代,太过浓稠的假性幸福,可能需要点沉重来稀释。至少,能让人们思考一些东西,沉重一下,免得太轻太飘,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

来到开放式的“废墟空间”,每个人都放缓了脚步。走走停停中,在那些土墙后面,在那些马灯透出的光下,我看到了外婆出嫁前的样子,我看到了正在缝衣服钉扣子的母亲,我听到了邻家叔叔油灯下数角票的声音,我想起了高考前,煤油灯下复习的自己……走累了的时候,随便找一张椅子坐下,整个身体就被一种暖暖的流包裹了,就像累了倦了回到家,把自己扔进柔软的被窝里,特别熨帖。坐在角落里,看“众生”来来往往,进家里或是出家门都那么安生自然,我想,他们也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吧。

我突然想起了刚才“云海”说的一句话:我们不仅是观众,也是演员。导演编排的故事、打造的空间,不过是为了让我们“回去”。当那些穿戴朴实像邻居的演员站在墙头或屋角,悄悄递给你一张纸条,有多少人湿了眼眶?——我收到的纸条上写的是:你有多久没吃过妈妈炒的菜了?其他人收到的又是什么呢?

走出“废墟空间”,夜幕之下的村庄,灯火星星点点,一种久违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借着灯光,我看到了一面墙壁上的这段文字:

“请问你先生姓甚名谁,

再问你先生祖籍哪里?

是不是有一个地方。

只在梦里常常回去”

……

这是峨眉山脚下的高河村,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村庄,这是一个幕布正在徐徐拉开的村庄,导演还是王潮歌。

随人流缓缓地走,看到地上随意摆放的马灯,想起了小时候舅舅提着马灯带我和哥哥去抓青蛙的日子。工作人员看我留恋的样子,示意我可以提一盏灯。我暗自欣喜,提起马灯的瞬间,仿佛提拉出了儿时的点点滴滴,那些到乡下外婆家看舅妈磨豆花,那些和小伙伴追着火车跑的情景是那样的清晰……这不就是乡愁吗?远远的,淡淡的,甜甜的,酸酸的……

为何越来越多的人迷恋老房子、老物件?或许人们迷恋的,是心底深处的乡愁吧!

情不自禁地,想说声:感谢导演,感谢剧组,让我在旅途中打探到了乡愁的样子,触摸到了记忆深处的童年光影。村庄中的一套套房舍都是房子本来的样子,有的安静着,有的正在上演还原着当年的故事,我就那样坐在屋檐下,像小时候看坝坝电影一样,猜测着故事的结局……

10月2日,正好一个月后,我带着从重庆回乐山的女儿女婿和他们的儿子再次来到了《只有峨眉山》外景地。票是网上预订好的,但我们却提前了3个小时到达,目的是带小外孙玩。3岁大的小外孙玩得不亦乐乎,我想小小儿郎懂什么呢?但,美他是懂的,常常指着打伞的白裙姐姐喊拍照,或是指着人工制造的雾气喊“白云姐姐来了”……不禁感叹,小外孙的童年已是另一种模样了。长大后,他又会讲怎样的峨眉山的故事呢?

戏剧,是人生的具象和投射。当过往与乡愁构建出人间幻境,当一座叫峨眉的山俯下身来,我们可以走进“剧”里,回望来处,想想去处。

一次向西南的旅行,可以置身于峨眉的树丛云海,也可以走进那个你既是观众又是演员的“幻境剧”中,让疲倦随云海飘散,让烦闷随剧情化解……

这是一个折叠的空间,这是峨眉山的文旅名片,这里有山有水有云有人有故事,将带着你,在短暂的旅途中,遇见一个宽阔而温暖的世界。

只有峨眉山,才有《只有峨眉山》!

新闻推荐

夜游峨眉记

□成雄回忆儿时读过的《峨眉山月歌》,大致内容已经模糊了,但犹记得第一句“峨眉山月半轮秋”。每当念起这一句时,脑海里就幻...

峨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峨眉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在旅途中,遇见一个宽阔而温暖的世界 观《只有峨眉山》随想)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