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 犍为新闻 井研新闻 夹江新闻 沐川新闻 峨边新闻 马边新闻 峨眉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乐山市 > 峨眉山新闻 > 正文

洗象池藏着峨眉山最美的月色

来源:四川日报 2018-10-26 06:2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余如波

“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锦江中霞似锦”“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灌口江源不断流,峨眉山月几番秋”……说到峨眉山绝美的自然风光,除了日出、云海、佛光、圣灯等,峨眉山月同样不能不提。

说到峨眉山的赏月佳处,许多人的第一反应自然是“峨眉十景”之“象池夜月”所在地洗象池。海拔2070米的洗象池四周白云缥缈,古木参天,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最近,记者从成都出发,换乘多种交通工具并步行数小时最终到达洗象池,亲身体验了一回“象池夜月”的动人场景。

受尽“皮肉之苦”方可一赏美景

从成都乘坐动车出发,一个多小时便可到达峨眉山脚下,接着便可在峨眉山旅游客运中心,乘车前往距离洗象池最近的万年寺停车场。由于洗象池独处一隅,公路、索道皆不可通达,下车后只能由山路步行前往。

身处美景的轻松与惬意,很快被步行登山的疲惫所取代,这一煎熬最终在洗象池下的“钻天坡”达到顶点。钻天坡共有1800多级陡峭如壁的石阶,抬头望去犹如直入云霄,古人有诗云“钻天陡绝步迟迟,蹑顶凭凌洗象池”,可见地势之险。记者路遇几位外地游客,一边喘气一边感叹:都说泰山十八盘难爬,跟这里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到达洗象池,眼前所见让记者浑身的酸痛一扫而空。洗象池坐落于两段山坡连接处的山脊上,因而前方和左右视野都相当开阔。站在寺前向远处望去,只见群峰耸峙,雾霭苍茫,恰似海涛浮礁,加上寺院周围数不尽的参天古木,顿时令人神清气爽、心胸开阔,甚至产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叹。

为了一睹“象池夜月”美景,记者当晚留宿洗象池,所幸天气也十分给力。晚间云收雾敛,皓月当空,万籁俱寂,月光映入寺旁池中,水天一色,景色无比幽美,难怪清代文人谭钟岳总结的“峨眉十景”将其列入。更为幸运的是,第二天清晨记者还欣赏到日出美景。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游人多在峨眉山金顶观赏日出,其实洗象池日出同样不差。1984年我国发行一套六枚《峨眉风光》邮票,其中第四枚即为“朝霞初照洗象池”。步行登山者,不妨在此观景。

在山中与猴群和睦相处

与峨眉山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等相比,洗象池的历史要近一些。资料显示,明末时这里还只有一座小亭,供登山游人小憩,后改建为“初喜庵”。17世纪末以来,洗象池经历了数次改扩建和整修,尤其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扩建为弥勒殿、大雄宝殿和观音殿三重大殿后,洗象池才逐渐有了“山中大寺”的气象格局。

记者在寺院内走访,发现尚有“岩谷灵光”“古洗象池”“象池夜月”等明清题刻。洗象池之名究竟从何而来?记者从峨眉山文史学者汤明嘉的《圣地峨眉》一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其坐骑为六牙白象。洗象池附近曾有一方“明月池”,相传普贤骑象登山时曾汲水洗象,故名。峨眉山上自然没有真正的大象,不过记者在登山途中,却数次巧遇另一种小生灵,这便是赫赫有名的峨眉山灵猴。

记者到达钻天坡底的时候,成群结队的猴子便开始出现在路旁,此后直至洗象池,山道周围一直有猴群徘徊。小猴常在老猴的带领下,站在路边、枝头以及洗象池寺院内向僧人游人索取食物,令人觉得趣味无穷。不过,如果后者主动挑逗甚至骚扰猴群,也会遭到猴子抓挠、抢夺物品等“报复”,这也提醒人们与山中生灵和平相处。

新闻推荐

彰显“国际范” 大型会展打开四川参与国际合作“一扇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李珊“西博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为中国西部地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搭...

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峨眉山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洗象池藏着峨眉山最美的月色)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